精研深度学习,让“双减”落实落地 —— 记“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研训会”
来源: 万州三中 作者: 钟学智
阅读: 1325 时间: 2022-01-05 23:58:18 31

    为了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为了适切初中物理教师教学需求,万州区教师进修学院于2021年12月23日—12月24日组织全区初中物理教师进行“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研训会”,引导初中物理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设计优质课后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万州区初中物理教研员罗翔全面组织本次活动,重庆市教科研物理研究院阮享彬全程参与活动并作专题讲座,万州区教师进修学院黄全安副院长出席活动并讲话。

精研课堂,同课异构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活动伊始,三位年轻教师联袂为大家献上同课异构展示课《科学探究:摩擦力》。

  来自万州中学的李围老师通过一个小游戏拉开了《摩擦力》的序幕,两个学生利用一个撑衣杆“拔河”,女生居然很轻松的赢了男生,瞬间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自然的引入了对于摩擦力的研究。

       接着李老师循循善诱,通过刷子与木板间的运动,轻松突破了“相对运动”这个重难点,让同学们更好理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而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在进行本节重点“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活动中,李围老师不但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自主完成了常规探究,更通过自制的微课解决了学生对摩擦力是否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这个疑惑,让学生的猜想没有落空。

       最后,李老师通过一段有趣的视频总结了这节课所学知识。整节课气氛活跃,教师亲和力强,对教材的把握有的放矢,大胆又不失严谨,教学效果良好。

万州中学李围老师上课

  冬日凛冽,但丝毫不减万州二中物理老师刘妍汐课堂激情。刘老师通过拉开“难舍难分的书”小游戏,结合大卡车最终拉开书的视频,震撼引入课题——科学探究摩擦力。

        为了解决教学难点摩擦力的方向,刘老师利用大号毛刷,在毛毯上经历主动和被动两次运动,让学生亲眼看到刷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刷子相对于毛毯的运动方向相反,进而让学生能够顺其自然地理解滑动摩擦力是阻碍相对运动的。同时,顺利归纳出摩擦力的方向。

        为突破本节重点: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刘老师细心搭建问题阶梯,让学生能够顺着台阶一步步理清实验设计的思路,并学会合理利用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实验期间,刘老师亲切询问并指导学生的实验探究。并在学生实验后鼓励学生,基于真实实验数据进行实验总结。在得到普遍规律后,刘老师引导学生针对实验中出现的与普遍规律不同的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并根据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难点,引导学生对实验改进,拓展思维,从而使整个实验教学环节更趋完整。


万州二中刘妍汐老师上课

  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有“女王范儿”,万三中曹俊潇老师的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得益彰,教学相长,课堂效果良好。

       曹老师以趣味活动“纸鸡攀绳”为引入,激发学生学习摩擦力的兴趣。为更好的突破重难点,减轻学生课堂负担,曹老师将本节课的中心放到实验探究上。为突破“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难点,曹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实验、自主总结,以学生的高投入换取高收获,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从而有深刻的认识。

       在摩擦力的实际应用中,以国产磁悬浮列车为例,既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又升华了爱国情感。

       最后,曹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三个维度的作业进行分层布置,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同时增加了作业效果。


万州三中曹俊潇老师上课



  展示课后,三位老师分别就教情学情教法学法重难点的突破等方面向与会教师进行说课,阐述自己本节课的设计理念。

精研评课,取长补短

  “课堂教学再认识,三方角色共成长”,评课交流是日常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本次活动的重要板块。为体现全员参与、人人教研的活动精神,罗翔老师组织全体教师分组展开评课活动,全面研究三位老师的课堂。


  在热烈的讨论研究后,随机选取教师进行现场评课展示。



部分教师评课剪影

  重庆市教科院物理教研员阮享彬老师作为研训活动首日的特邀嘉宾压轴出场,从说课技术、评课艺术、课堂观察三个方面点评之前的展示活动,并做理论指导。

        阮老师指出,说课不光要科学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更要提供本堂课的理论依据。说课要从“教什么、怎么教、为何这样教”三个层面分别展示课堂设计的“内容目标、过程方法和理论追溯”。

        对于评课,阮老师认为评课能够对课堂教学进行再认识,使参与三方共同成长。阮老师以教学能力提升课、实验教学研讨课两种课型为例,给在场教师提出一系列点评内容建议,让人直呼干货满满。

        最后,阮老师指导与会教师学习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观察技术,提供了“三段六步”课堂观察操作程序,让在场教师学会从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三个维度去观察一节课,提高自己的课堂认知能力。

精研教材,二次开发

  研训活动的第二天,是阮老师的专场。


  阮老师以示范课《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惊艳开场,面对在场两百三十多位一线教师展现了名师风采,精妙的教学设计,严密的教学逻辑,精彩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生动的教学语言,自如的课堂把控,思维品质的培养,爱国情怀的提升,让大家赞叹不已,纷纷表示开了眼界,学到了真东西,众人为之倾倒。特别是在本堂课中,阮老师展示了中国先贤在力学研究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大量实例,让我们了解到力和外力的初步认识的形成时间远远早于亚里士多德,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激励同学们以先贤为榜样,在世界科学研究进程中展现中国智慧。


阮老师解读“教”“育”二字

  接着,阮老师以这堂课为实例,从理论依据到实践操作,全方位的展示了如何基于“三重式”教学设计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

        阮老师以“鱼和蛙”的寓言故事为引入,强调教学设计的初心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准备教学。以构建主义搭建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原则,即问题情景化、教学民主化、自主协作化、资源现代化。以新课程改革的历年推进,强调今天的课堂必须以人为本。以科学概念理解的发展层级模型为基础,指出教学设计应给学生构造学习进阶的阶梯。最后提出在“重情感、重生活、重过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建议。


阮老师现场交流

  基于“三重”教学设计,阮老师提出关于教材二次开发的思考。即要注重人文性,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要注重生活性,激发好奇求知和探索;要注重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注重思维性,增选思维价值内容,提高思维品质。

精研习题,减负提质



  对于“双减”政策,阮老师指出我们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阮老师用两份研究报告上真实且残酷的数据告诉我们“双减”势在必行。


  因此,阮老师呼唤“回归”教育本真。


  作为重庆市教科所的物理教研员,阮老师当然不会只“呼唤”,而是给出了自己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那就是《基于深度学习的习题教学建议》。

        在这份《建议》中,阮老师首先指出,为避免机械训练式教学的危害,高情感投入和高行为投入的“深度学习”必将成为新的教学解决方案。


  阮老师的建议指出,要想要学生在学习中高投入,就要创设真情景让学生面对真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对于如何提高习题课的效率效果,阮老师建议要重视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要精选习题,在“审、析、答”三个方面做到增效。审题有方,要在读题过程中勾画聚焦,形成简要模型。分析有法,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状态进行分析,在题设和问题之间搭建桥梁。解答有范,答题要规范严谨,必要的文字描述和公式推导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进修学院黄全安副院长到会致辞,感谢重庆教科院阮享彬老师对万州区物理教师的关爱,肯定培训活动组织严密具有实效,表扬参培教师学习认真。同时希望老师们回去后进一步的总结学习内容,写好学习心得。要求老师们提高对“双减”政策的认识,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在减负背景下提质。期望老师们注重个人专业发展,与学生共同成长。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整整两天的学习,精釆,充实,时间就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主题鲜明,聚焦课堂,贴合“双减”,大家收获满满。在罗翔老师宣布培训活动结束后,老师们自发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点赞是一种美德
3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