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中学习 在创造中发展
来源: 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 作者: 董春艳
阅读: 2464 时间: 2005-10-18 21:17:00 1
 
   
   一、实施“情景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从1990年9月至今,我一直从事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从初登讲台的那一刻起,我下决心做一名好老师。决心好下,路却相当难走,因为教师水平是通过学生的成绩和成长来体现的,而学生素质在我这100多人的班级里又是那么参差不齐,想让他们达到同一个标准,不仅需要教师付出爱心和耐心,更需要教师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于是我决心要趟出一条教改之路。
   怎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呢?我决定把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中,对“情景教学法”进行探索和实践。
   这是一种凭借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生活,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思维来训练学生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为了有利于情景教学,我配合使用电教手段,将竞赛、游戏、表演等形式引入课堂,使学生人人动口,动手,个个参与,这样有利地推动了“情景教学”的实验研究,我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总结边实践的原则,使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
   总结的论文《情景教学初探》在吉林省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获一等奖,并在1995年市数学年会上,进行交流。这种教法上的改革,使我的课堂生动活泼,不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牢固地掌握了知识,发展了智力、能力,而且大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改变了过去那种生硬死板的灌输教学模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教学成果。
   二、主持“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改实验,探索创新教育的途径
   在四年的教改实践中,我尝到了甜头,这使我继续探索的信心更足了。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要坚决摒弃旧的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
   然而,教学理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也同样经历了一个转变教学观念的过程,尤其是对创造力高的学生的再认识这一方面的转变,这是我的教学理念形成的关健。
   要正确地认识创造力高的学生并不容易,在我的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他们多数具有以下三种特征:(1)顽皮,淘气,荒唐与放荡不羁;(2)所作所为时逾常规;(3)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有嬉戏态度。这些特征与我们平时眼中的“调皮捣蛋、行为越轨、爱出风头”的坏学生的特点出奇地相似。在教学中,努力将自己的“做创新型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自己讲的每一节课中。我是这样操作的:
   1、使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不是把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诉学生,而是启迪学生的思想,使学生逐渐认识问题。
   2、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练习的充足时间,因为所有有活力的思想都有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
   3、尊重学生所提的问题和对问题解答的意见,并鼓励个人的首创性。
   4、重视一题多解,注意问题和问题解决的多样性,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技巧和思维方式,增强灵活应变能力。
   5、提倡学生自学教材,鼓励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问题、缺点的不足敢于质疑,并提出修改意见。
   6、解除学生对错误和挫折的惧怕心理,鼓励学生迎接困难和失败的挑战。
   7、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好奇心,让学生分组讨论、争辩,促进提高触发灵感的机遇概率。
   8、用分析、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违反“常规”的学生。
   除了从以上的途径去体现我的教学理念,我还注意在教学中营造氛围、激励成功。在这方面我做到了两点:
   第一,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做到“三个自由”:即使学生能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自由地与教师、同学沟通信息。
   第二,让学生具有成功感。成功感是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产生的自我满足,是一种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
   “做创新型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这种教学理念也使我在教学工作中取得了点滴成绩。
   99年2月课题以丰富的果实,迎接了来自全省的数学专家与同行们的检验,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广。2001年8月在西方心理学家协作学习理论的启迪下,我与全组同志提出了“协作式教学”的教改实验方案,目前该课题,已被吉林省电教馆确立为“十五”规划课题。
   创新,本质上是一种超越。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将自己的教学理念熔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实现了对旧的教学观念的超越。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积极地投身于教育科研,使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产生新的内涵,超越过去自己的经验与成绩,获取新的成功。
indinavir efectos adversos indinavir farmacocinetica indinavir vademecum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