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长春师范学院分院 作者: 郭立娟
阅读: 1608 时间: 2005-10-18 21:10:00 1

   
   
   教育要发展,理念要创新。怎样才能树立起现代教育理念,如何通过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过十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我逐渐领悟到,教育理念是理性思考与亲身体验碰撞出的智慧的火花,是指引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火把,现代教育理念来源于创新教育实践,并为教育教学改革开辟道路。
   一、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把“大语文教育”作为主攻方向
   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素质教育理念,就是要从全面而充分发展的要求出发,开发培养学生所有的潜能。作为语文教学,它是活在人们口头上的“学问”,它应该比其他的学科更生动、更有活力。那么,为什么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逐渐走向读死书、死读书的死胡同了呢?就是因为人们只盯住课堂,忘了生动的现实生活。因此,必须拓宽视野,把语文教育教学深入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建立起“大语文教育”的教育教学新机制、新格局。几年来,我按照这一思路开展了“辅导自学法”的实验研究,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把生活学习化,把学习生活化,让学生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考试考核上,一改过去“一张试卷定乾坤”的作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以对学生的全面能力评价代替单纯的考试分数评价,对学生朗读能力、写作能力、分析教材能力等进行分别测试,然后综合评定学生语文能力和水平。这一做法深受学生欢迎,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
   二、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创造能力
   无论是教育改革,还是教学研究,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比如,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挖掘教材的创新点,借鉴先进教改经验,等等。这里面的关键就是教师要有创新能力,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我在备课过程中,就试图把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能力训练、非智力因素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期产生立体的多功能的创造教学效应。我给自己的课堂教学规定了六个努力方向:(1)密切联系教材、学生和社会实际,寓创造意识于教材的知识点之中;(2)落实“双基”的创造性,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通过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应用性体现创造性;(3)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语文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的能力;(4)强化语文教学的科技含量,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5)注意课堂创造效应的信息反馈;(6)课课有新意,节节有特色。
   三、弘扬科学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
   怎样把科研精神传授给学生,这是任何一个科研型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尽管我所教的学科是语文,但我努力在语文教学中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经过研究,我发现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科技素质的五条渠道。(1)引导学生从文章作者和作品主人公的人格力量中学习热爱科学的思想品格。(2)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中渗透科学观念。随着现代科技综合思潮的蓬勃发展,各门学科知识彼此联系日益紧密,一门学科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依靠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观念的渗透。(3)从语文的多学科性中提炼科技教育的要素。据统计,现行语文教材中涉及自然科学知识的内容占总课数的44.4%。而一些讲授自然科学知识的教材又往往包含着许多语文知识内容。在教学中,深入挖掘语文和自然科学教材中横向知识联系,做到相互配合,沟通渗透,对向学生进行科技教育是十分有益的。(4)从美的欣赏和创造中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造智慧。(5)从揭示语文的规律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四、迎接新的挑战,不断更新自己
   教育发展一日千里,日新月异。尤其是当前,面对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面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新方式,我们的传统教育思想、师生关系、“传道、授业、解惑”的模式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勇敢地应对这一挑战,不断更新自己。首先,要树立起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这是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要想不落后而必须选取的生存方式,更是一名教师必须树立的观念。其次,要提高素质。不仅要提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更为重要的是提高科研素质,要学会运用现代手段收集信息、整理资料。第三,要保持探索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保持对教育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旺盛的创造力,不断推出新的科研成果,为教育教学服务。
transfer prescription coupon go free cialis coupon 2016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