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 改革实践 师生平等 坚持科研
来源: 长春市第一五三中学 作者: 梁志超
阅读: 2278 时间: 2005-10-18 21:14:00 1

   
   
   我叫梁志超,中共党员,1986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长春市第153中学教导处副主任并兼任两个班的政治课。
   从教整整十五个春秋,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更加信奉这句名言: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正确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因此,我觉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政治教师,必须具有这样一个教学理念:终生学习、改革实践、师生平等、坚持科研。其中,终身学习的学习态度是前提,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途径,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基础;融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纽带;投身教育科研之中是“升华”。沿着这样的教学理念之路矢志不渝地追求、去探索……
   作为政治教师要有博深的学问,即综合文化素质,它不仅指哲学、文化、数理化专业知识,更包括人文精神、文化视野、精神理念、道德观念等。做一名出色的政治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观来提高自己、更新自己。教师的任何成就都是由勤奋积累起来的,所以我十几年如一日,学习到深夜,工作到深夜,这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等知识,并参加本科函授学习(1991年毕业),现在还在东北师大研究生班继续进修即将毕业,也将是我校历史上第一名研究生毕业的专任教师。
   正是由于自己在学习、实践中的努力,使我在工作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1990年在双阳区初中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全区政治学科标兵;多次为全区政治教师做公开课、示范课。1995年至1997年多次代表全区政治教师参加长春市岗位练功竞赛,均获一等奖,所著论文《对素质教育的点滴体会》在东北地区思想政治课年会上宣讲并交流,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改革政治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我在以前及将来探索的一个主题,我坚持不懈地潜心钻研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实践。1992年,我进行《政治自学指导法》教改实验,被区进修学校大力推广。撰写的论文《音、色、形——政治课教学中的美》刊登在《双阳区教育研究》1995年第三期上,1998年,开始进行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的《导、悟、行三环教学法》的实验工作,经过三年夜以继日的刻苦努力。这项教改实验2000年通过双阳区教科所验收,这一教学法,得到了全区政治课教师的一致认可,并在全区普遍推广。根据这一成果我撰写的论文《运用导、悟、行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论文,被市教科所认定为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被收录在《全国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选编》一书中。
   追求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谐、民主、愉快是我在课堂教学中所一贯倡导的教学思想。我觉得这是做为一名政治教师所必备的重要教学理念之一,因为思想政治课,是塑造青少年美好心灵的园地。因此,每一节课我都力求达到师生共同满足,面向每一个学生,微笑面对学生进行授课,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新颖、独到的教学方法去启迪、引导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学习新知识,我的课堂无论怎么厌学的学生都没有一个不学习政治课的。我也为此而感到欣慰、自豪。
   1998年——2001年,我参加市骨干教师培训,这期间系统学习了现代教育技术及理论,自已提高很快,深深地体会到:做一名创新型政治教师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坚持科研改革实践,这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升华”。经过反复实践研讨,所著的论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活化政治课德育功能》,在国家级刊物《教学品茗》中发表。并被收入1999年第18期《继续教育》,作为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交流的教材。
   2000年8月,组织上任命我为长春市第153中学教导处副主任,主抓全校教师教育科研工作,全面负责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等各个环节。同年。我被双阳区教育局聘为兼职教研员,与区政治教研员一起负责全区政治教师的业务指导、培训等工作。我坚持送课下乡,带徒弟,抓薄弱校政治教师的业务指导,这些教师提高辐度很快。
   在校内,我担任教育科研期刊《教科之舟》的责任编辑,以这一刊物为主阵地,指导全体专任教师教育科研及培训。经过我与其他教学领导几年来的工作。一个崭新的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及科研意识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2000年,我参研的市级教改课题《电化教育优化平面几何课业负担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经过三年研究,顺利结题。2001年参研的国家级“九、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家庭不良施教方式对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被评为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现在,我做为长春市外五县(区)唯一的一名政治教师参加了省级政治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继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2001年3月,由我主持研究的国家级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正式立项,正在实验之中;2001年6月吉林省“十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策略、建立现代教学模式的研究》立项,我担任课题组副组长。同时我担任今年5月立项的吉林省“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副组长。
   十几年的教学实践,经过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我的“终身学习、改革实践、师生平等、坚持科研”这一教学理念,我还要以新一轮课改为契机,逐步完善、丰富、提高我的教学理念,为新一轮课改做出应有的贡献。
   播种理想,收获明天是我的志向,培育桃李,拥抱春光是我永久的期盼。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