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摩中学习 在反思中收获
来源: 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 作者: 秦丽娟
阅读: 849 时间: 2016-11-02 20:55:26 1

在观摩中学习  在反思中收获

---2016年重庆市高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观摩有感

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   秦丽娟

 

第一次在家门口举办重庆市高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对于我们本校的年轻教师而言,不知有多幸运。也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你们辛苦了。本次大赛在美丽的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举行,为期两天,虽然细雨纷纷,但是热情满满。这次优质课大赛,由于高三物理教学,只听到了部分课程,深表遗憾。我的总体感受就是赛场上参赛者不同版本的演绎,紧紧吸引了我。激发兴趣的引课、富有创意的实验、层层递进的设问、耐人寻味的体验活动、恰当的类比以及科学、严谨、简捷、易懂的语言表述等,都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表现出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物理学的思想方法,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我带着愉悦、惊喜的心情跟随选手的思路体验、学习,有共鸣、有对比、有反思、有设想,更多的是收获。

以下是我在优质课上的收获:

收获一:精彩的情景引课

新课程提倡“情景――探究――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情景部分往往是为问题的引入服务的。创设的情景要适切,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为课堂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次赛课引入新课生动性好,有视频,有实验,例如: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的李涛老师讲弹力是用汽车安全锤引入,课堂后面又解释了安全锤里有弹簧,前后呼应。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的王怡老师讲焦耳定律时意念引火,博人眼球。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邱清老师和万州高级中学的傅霞老师,学生拉不动一页一页叠着的物理教科书,给学生留下摩擦力的初步印象。

朝阳中学的陈文鑫老师在讲力的合成时播放小女子拉动大客车的视频,震撼全场。

凤鸣山中学的刘波涛老师播放学生回家偷偷玩电脑游戏的视频,被爸爸发现,随即引入发现的原因是电脑发热。并对此行为辩证的讲解,体现了人文教育。这样丰富的例子还有很多。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创设物理情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为一堂好课打下基础。

收获二:小实验大启发

利用简单、普遍、身边的物品设计实验,引发思考、提出猜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最终说明问题。那就是:小实验大启发。以较低的教学成本获取较大的教学效益。这也是物理教学应该追求的。本次实验充分体现了探究性、新颖性、趣味性、规范性、生活性。例如讲摩擦力时,用左手搓右手,搓不动感受静摩擦力,滑动感受滑动摩擦力。例如讲弹力时用红墨水塑料瓶观察形变。例如重庆市巴川中学校的全恩臣老师用健身器材拉力器用一个男同学拉产生的作用效果和三个女同学拉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形象的体现了力的合成的等效性。例如垫江中学的张勇老师,用苹果作为水果电池,利用其大内阻以及数字电表的高灵敏性,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实验结果明显,贴合生活实际。例如合川中学的刁云强老师用两个灯泡、三个灯泡并联观察灯泡亮度,与初中知识形成对比,引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物理教学要落实新课标,体现物理教学的课改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培养学生“见物思理”的学习意识,教师就必须把课堂放开,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堂上要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和器材,真正体现“身边物理”“见物思理”。把物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让物理真正走进生活。

收获三:教学语言设计形象、生动

教学语言是沟通、交流、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形象、生动的语言,能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具有幽默感,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重庆市茄子溪中学的黄晶霞老师语言生动,情绪丰富,整堂课像演讲一样,极富感染力。例如云阳聂老师声情并茂的演讲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例如:做人要像弹簧,能屈能伸,有压力更得有动力,例如总结力的合成时,诗一样的文字结尾,物体受到共点力,等效合力来代替;寻求合力疑无路,平行四边揭谜底。多么生动的语言啊。

收获四:多媒体应用娴熟,教学方式多样化

善于利用多媒体,参赛选手制作的课件精美,极大的体现了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利用传感器数据准确快捷,利用excel作图形象生动,利用视频教学直观深入。参赛课的教学设计其共同的特点是:教学结构科学合理。表现在,创设情景件为起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物理学的知识分析、实验方法探究、验证,用物理学的结论说明现象,最终阐述物理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俗话说,学无止境,学要以致用。通过这次优质课的观摩,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平时教学的不足,我也明白了我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课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3.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4.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二〇一六年十月三十一日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