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后勤管理,促进素质教育
来源: 江门市新会华侨中学 作者: 陈锡泉
阅读: 1790 时间: 2008-09-08 22:37:00 1

加强后勤管理,促进素质教育

江门市新会华侨中学 陈锡泉

 

[摘要] 本文主要从人、财、物、时四方面论述学校后勤的管理。一、人员  论述了人员与后勤管理的关系及人员在后勤管理中的重要性。阐明了后勤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选拔、调配、培训后勤管理人员时应坚持的原则二、经费  论述了管好经费,用好经费是检验学校后勤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并且从计划、实施、总结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管好、用好经费。三、校产  论述了校产管理是学校后勤管理的重要方面。从校产保管、修葺和对学生思想教育三个方面阐明了如何加强校产管理。四、时间  从时间作为后勤管理要素的特殊性论述了在后勤管理中如何对时间的运用和管理。

 

[关键字] 人员  经费  校产  时间

 

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后勤,而一流的后勤需要配备一流素质的人员。人的素质与学校后勤管理有密切关系,我们要处理好这种关系,使后勤工作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服务。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明它内在的客观规律,明确其基本要素,才能提高工作效能,使后勤工作更好地为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做贡献。本文从人财物时四大基本要素进行论述。也就是说,搞好后勤工作必须在选人、用钱、管物、惜时四个方面上下功夫。后勤管理工作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制订计划,安排工作,事前充分准备,事中精心服务,事后认真总结,充分体现后勤工作的始终,确保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学校全面和谐不断发展。

    一、加大对学校后勤人员的教育力度,树立教育观点、服务观点,提升学校后勤保障能力

众所周知,后勤工作具有综合性、广泛性、从属性、服务性和琐碎性等特点,头绪繁杂,任务艰巨。后勤工作将会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日趋繁重,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发展会对后勤工作的业务知识要求标准越来越高,一位合格的后勤管理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学校管理、教学、社会动态、商品价格、基建维修等情况。

学校的后勤工作,既是一项理财管物,收收发发的事务性工作,又是一项执行财务制度,维护财政纪律的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技术性工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缺乏廉洁奉公党性原则的人,是难以胜任的。学校后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贯彻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关系到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关系到维护国家有关财经政策、财务制度和纪律的执行。特别是在中小学,学校全部管理工作包括后勤工作在内,诸如环境的布置,设备的管理,工作人员的作风和服务态度等,都有着直接的教育作用,有的甚至给学生以终身的影响。因此,学校对后勤人员的要求应是高的,对后勤人员的挑选应该是有条件的。根据学校性质和后勤工作任务的要求,后勤工作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一)、思想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后勤工作,有立足本职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热情和决心。

(二)、作风上要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甘当无名英雄。

(三)、工作上认真负责,爱校如家,办事热心、细心、耐心、不安于现状、勇于改革,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勇于坚持原则。

(四)、专业上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熟悉教育方针和有关财务政策与规定,了解各科教学的需要与发展,虚心好学,掌握一定的有关后勤管理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小平同志说:“所谓管理得好,主要是指做好人的工作”(邓小平文选1988年版,第78页)。毛泽东同志也早就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挑选好后勤干部是搞好后勤管理的决定因素。要改变后勤管理落后与开创教育新局面不相适应的矛盾,就必须从加强后勤人员的选拔、调配、培训上抓起。

在选拔调配和培训后勤管理人员时,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一是要坚持“四化”标难。革命化是前提,是根本,知识化、专业化是核心,年轻化是时代的要求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二是要坚持从实践中选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在实践中进行考查,尤其对需要提拔的人员.必须是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三是要坚持扬长避短,不求全责备。选拔和调配人才,必须量才授职,善用其长,力避其短:四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在选拔后勤管理人员时,主要看一个人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工作成绩;五是要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使用者不能轻易、毫无根据地怀疑。如果认为有可疑之处,则应在调查清楚后再行使用;六是要坚持用养并举。人才使用是一个人才能输出的过程,人才的培养则是一个人才能输入的过程。要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转,必须重视人才的才能输入,有目的、有计划对各类人员进标培训,让他们不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七是要坚持能上能下。对于工作卓有成效,业务管理能力强者要提拔重用。对于年老体弱,力不从心,几经实践证明,不能胜任工作者要及时调整下来或更换工作岗位:八是坚持职、责、权、利统一。明确其承担的责任,授予其相应权力,给以其应得的报酬。

二、合理安排学校经费,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后勤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把好学校全部经费收支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教育经费,确实难于办好后勤,这是起码的常识。但是在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能方面,却有高低之分,大有潜力可挖。为什么有的学校少花钱可以多办事,办好事,有的学校却花大钱办小事.甚至办不成事?这里关键就在于后勤部门是否合理地、科学地安排和使用了有限的教育经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承认管好经费,用好经费是检验学校后勤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

后勤工作要做到办事有计划,拨款有预算,收支有标准,管理有制度,分析有资料,监督有要求。首先必须抓好计划。明确规定工作目标及次序,重视经费的预测、预算工作,严格按照预算办事。编制预算应当注意: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照顾一般。既要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又要考虑经费的可能,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既要保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力求少花钱多办事。此外,还应坚持弹性原则,留有余地,控制一定的机动数。为了有计划地使用预算资金,在上级批准的预算范围内,学校还要根据计划进度,季度变化及可能的支出,分别轻重缓急,编报全年、季度、月份用款计划,作为上级计划拨款的参考,以避免现在一些学校常见的用钱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现象。

加强财务工作的监督和控制,必须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坚持做到在决策中抓预先控制,在实施中抓现场控制,在结算时抓反馈控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经费审批制度。财会人员分工制度,报销验收制度,检查监督和民主理财制度,坚持“一支笔”批钱原则;保证专款专用,接受群众监督。

再次必须抓好总结,认真搞好经费的决算。决算是学校预算执行的年终总结,也是学校财务活动为教学为师生生活福利服务的最后检查。经费决算的编制以每月每季的会计账薄记载和有关会计报表资料为基础,由会计人员按实际支出的项目数额核算,实事求是地编制。通过数字核算,找出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制订下一年度的预算。

三、建立科学的校产管理体系,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学校后勤管理不但要重视开源,而且更应当注意节流,勤俭办学是学校后勤工作的基本方针。在目前财政尚不充裕、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固然要重视能力投资,根据需要与可能,千方百计有计划地增拨教育经费。不过对于学校自身来说,与其努力向上级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实际上当年的教育经费是有限的),倒不如致力于提高已有经费的使用效益。这就要求一方面计划用钱,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必须重视节约物力,做好校产的保管.维修工作,大力提高校产的使用率,延长校产的使用年限,加速校产使用的周转率。

一是校产管理。管好校产必须建立和健全各种财产管理的责任制。所有校产都要建立账卡或登记簿,分门别类登记造册,进出库均应严格执行制度,做到手续完备,帐目清楚,帐物相符,杜绝贪污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二是校产的修葺。现在个别学校一方面教学设备物资奇缺,另一方面却任意糟蹋设备和物品,存在着只管用不管修的现象。

三是加强爱护公共财物的思想教育。把爱护公物纳入教育的内容,形成以爱护公物为荣的好风尚。引导师生,爱惜公物,修旧利废,自力更生,自己动手,注意节约,自觉地做校产管理的主人,努力延长各种教学设备的寿命,大力提高各种教学设备的使用率。

四、加强时间观念,发挥后勤工作效率

后勤管理活动诸要素中,时间不同于人、财、物择优录用;也不象物资那样可以分配、调整等。时间的这种不可逆性,对管理活动是至为重要的。

(一)、要做时间的结合者。后勤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到今日之事今日毕,而且应该认识到,今天耗用时间不只是为完成正在做的工作,同时还得为明天将做的工作奠基,为未来作好准备。

(二)、要善于掌握自己的时间。后勤管理人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做好工作,提高工作效能。一要计划工作用时。什么时间做什么,什么事情何时做,要心中有效。二要分清主次工作。把众多的工作排个顺序,依次办理。三要把握工作的内在联系。实际工作中,不少事情往往是有联系的,要善于把有联系的工作结合起来办理,决定相应的实施措施,可以节约时间。

(三)、要善于处理上下关系中的时间因素。一是布置任务时要有时限。二是约人谈话要把握时机。三是对待请示汇报要及时处理。

一流的学校必须要有一流的后勤,我们必须加强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坚持选好人,用好钱,管好物,惜好时,努力把侨中后勤向前推进,取得成效。使后勤工作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使师生员工感受到学校的美丽、温暖和方便。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