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志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清醒把握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清醒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提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的任务。作为高校后勤工作者,要努力搞好后勤服务,为和谐校园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后勤工作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服务,首先要抓好安全工作。
在后勤这块,影响校园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在学生宿舍、招待所、课室、办公室发生的盗窃案件;有在用电过程中因管理不当,或因线路残破负荷过重造成短路失火,或因违规使用电热棒煮水等引起事故等;有在伙食管理中执行《食品卫生法》不力,食物安全没有保证,造成食物中毒;有医疗用药不当酿成事故等,此外还有在施工中造成的工伤事故、由于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以及由于防雷设施落后,雷击造成设施损坏甚至人员伤亡等。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在后勤服务中由于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生硬服务质量差劣而引发的各种冲突等等。所以说,安全工作无小事!稳定压倒一切,安全重于泰山!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来说,安全工作可谓是重中之重,必须通过后勤决策、规章制度、措施落实、签订《安全责任书》、会议强调、检查总结等等给予体现,切实抓好。同时要加强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师生员工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观念、文明修养程度,使得以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为基本要求的校园文化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进一步提升以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不断改善学校教书育人环境,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和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
二、后勤工作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服务,其次要抓好优质服务工作,保障供给,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育人的良好环境氛围,是由一个个小窗口组成的。例如绿化美化校园、修建学生宿舍、扩建食堂、调整膳食结构、改善供电供水状况等等。要把服务制度的健全、后勤决策的公开公平公正、工作流程的井然有序和服务环境的宽松,作为优化环境的重要标志,通过改革,使后勤工作呈现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师生员工提供一个外部清新整洁、服务设施布局合理、服务环境舒适、服务手段便捷、服务范围广泛、服务质量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和谐校园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
育人环境还表现在软环境即后勤员工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上。师生是在与后勤员工打交道的过程中,通过其音容笑貌感受和观察判断某个服务窗口的精神文明程度的。因此,后勤员工的道德水准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后勤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青年学生。他们正处于心理迅速发展的阶段,渴望关怀和理解,希望听到肺腑之言,也需要工作人员与他们进行耐心的交流。这就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在热爱本职工作中增强责任感,自觉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严肃而不拘禁、活泼而不嬉闹、幽默而不庸俗、随和而有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青年学生心目中确立师表形象。在有些学生的服务需求的不满足时,有效地化解矛盾,保证工作任务的顺利进行。
三、后勤工作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服务,还要以后勤文化建设为导向,努力开展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崭新的和谐后勤。
高校后勤文化外在表现为高校和谐后勤的形象旗帜,内在表现为高校后勤的向心力、凝聚力。如何开展勤文化建设为导向开展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本人认为,除了领导重视、制度保证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外,还有必要通过一些活动形式去达成工作的目标。下面列举一些活动形式和本人的一些观点以供领导和同行们参考。
1. 积极组织员工参加规格较高的“文化节”等比赛活动。我省曾举办高校烹饪比赛,我院派了院内一个单位的员工参加比赛。在比赛的当天,没有派员参赛的其他几个饭堂都派了骨干师傅来观赏学习,兴致极其高昂。因为这是多年来的首次具有行业特色的大型活动,是一次我省高校伙食水平的一次大检阅。这方面上海比较重视。他们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高校后勤文化节。举行的“插花艺术比赛”、“卡拉OK大赛”、“演讲比赛”、“职业体育运动会”等活动,成为上海高校广大后勤员工的特大盛事。如文化节中“我心中的师生,我心中的后勤”演讲比赛,来自各高校后勤一线的选手以感人的故事,朴实的哲理,讲后勤、赞后勤、爱后勤,使广大后勤人深受鼓舞。在大学校园中,一些文体活动是经常开展的。但由省组织的这些活动,由于其具有的行业特征,而具有特别的意义。她更能激发后勤员工的职业自豪感和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的热情,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
2. 积极组织落实迎接具有权威性的工作检查评比。组织具有权威性的工作检查评比,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如我院通过做好省教育厅组织的“达标饭堂”的验收工作,不但完善了各项炊饮的设备设施,而且促进了各个饭堂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健全和落实,尤其是提高了炊管人员的饮食安全健康的思想意识。而高校后勤的规章制度正是充分体现了高校后勤文化的精神内涵。希望有更多的这类活动的开展。如“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水平评比”、“高校学生宿舍文明评比”等等,以推动基层的后勤企业文化建设。
3. 后勤基层党组织的共产党员保先教育活动。共产党员是后勤职工中的先进分子,在“以人为本”的后勤文化建设中起着示范和领头的作用。在全党开展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对于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顺利实现十六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把握住“提高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主线,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高校后勤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后勤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培育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开展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政治核心,成为全面提高后勤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坚强战斗堡垒。
4. 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也逐步对心理健康重视起来。虽然我们的劳动条件在不断改善,但由于工作特性所限,劳动时间依旧较长,劳动强度仍然较大,由此也带来较重的心理压力。后勤服务工作是靠“人”去做的,如果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不能得到及时排遣,不能以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这也就不能谈到“微笑着”服务我们的师生,“快乐着”完成我们的工作,“热情着”对待我们的同事和家人。这就有必要让员工们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卫生,以便有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去服务师生。可以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举办或参观相关的展览会,分发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的小册子,张贴一些宣传画等用多种形式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有能力的实体企业,还可以分批组织员工参加旅游等健康修养活动。
5. 各种形式的文明服务活动。开展一定形式的文明服务活动,如“文明服务月”活动、“争创文明窗口,争创文明服务岗”活动、“微笑服务”活动等,有利于对师生和后勤员工产生影响,为营造和谐、文明的后勤服务环境形成一个声势。例如微笑服务活动,旨在督促员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顾客,以微笑为催化剂以求服务质量的提升。
6. 各种捐助活动。后勤行政部门和后勤实体要鼓励员工参加各种捐助活动,褒奖具有爱心的各种行为。就我院而言,后勤员工收入普遍不高,生活困难者多,但在学院的各种捐助活动中,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员工之间,“一人有难,八方支援”,为重病员工、重病员工家属自发捐款捐物,救燃眉之急、送真诚爱心,可以充分体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
7. 设立“员工之家”活动室。后勤部门年轻的临时工居多,大部分都来自全国各地,由于高校后勤工作的特殊性,一方面是工作紧张、繁忙,一方面是业余生活单调,文化生活贫乏。尤其是他们的文化生活几乎是一个盲点。为了丰富广大青年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可以针对年轻人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善于学习的特点,开辟专门的活动室。室内可摆些书柜、报架、桌椅、乒乓球桌,有条件的话可以播放电视,甚至有两台可以上校园网的电脑。 活动室主要用于员工阅览报刊杂志、开展乒乓球运动等文体活动。可以由各实体轮流负责管理。为了形成良好的活动秩序,还需要制定专门的活动室规章制度。
8. 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培训之中。随着后勤服务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与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对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后勤服务服务主体的广大员工,其服务意识的强弱,服务素质的高低,服务质量的优劣,是直接关系到高校后勤保障的关键,也是事关后勤实体的经营与发展的大事。 可以邀请有关专家,给实体员工上相关的专业培训课程,并制订切合实际的服务技能和 服务质量训练方案,切实有效地提高员工素质,为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还有服务承诺教育活动、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等等。在后勤实体中,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要与生产经营和管理相结合。因为员工思想上的波动和情绪上的起伏大多发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渗透到后勤服务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因而,解决员工思想问题,不仅是个教育问题,也是服务于实体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员工进步,实体发展,实现员工与后勤实体利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