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二中是一所实行封闭式、寄宿制办学模式的省级示范学校,现有6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00多人,在职教职工219人。按老标准,上述规模学校应配备后勤人员76A,实际上我校市财政供给的后勤。工作人员仅12人,不足配备标准的六分之一,但学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基本上做到了让师生满意。这与近几年来,我校大力推进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密切相关,下面就我校实际,谈谈我们的工作。
后勤工作社会化是教育创新的必然趋势
首先,自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逐步实行社会化。”近十年来,高校社会化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中学,特别是优质高中后勤工作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的参照经验。
其次,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形成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长期以来,中学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纯福利管理体制,靠单一和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必然产牛严重的弊端。后勤工作不讲竞争,不顾成本、不讲效率,缺乏生存活力,越办越死。
第三,后勤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适应工作需要。后勤从业人员的经济待遇不高也严重影响了他们工作积极性的发挥,若要改造后勤工作的基本设施和落后的技术,必须挤占学校大量的教育经费。后勤工作不仅起不到开发财源的功能,反而成为学校发展的“包袱”。
第四,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商品极大丰富,学校后勤工作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_巾场。学校教育特别是后勤工作所具有的事业性和产业性特征逐渐为社会认同。
我校后勤工作社会化具体作法。
一、分类推进,逐步过渡
按照社会化改革思路,几年来我校采取了多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过渡,将学校后勤服务内容推向了社会。
第一类,对学校的托儿所、幼儿园、理发室实行整体关闭。
第二类,学生放学、放假回市区的交通问题,则委托给市公汽公司开设专线车处理,学校安全保卫则以合同形式委托给市保安公司负责。
第三类,对日前尚不具备完全社会化条件的内容,如学生住宿、学校卫生则采用责任包干制进行。革条件较成熟,社会化程度高,因此.学校采取租赁经营的方法来实现社会化。
二、公开透明、平等竞争
后勤工作社会化是一个学校与社会互动的过程,具有开放性特征,只有坚持公开透明、平等竞争原则。才能通过与社会广泛的接触,吸引大量的人才和资金为学校提供优质的服务,只有坚持公开透明、平等竞争原则,才能将学校教育资源更好地推向社会,为社会提供服务,满足社会的需要。我校招聘食堂、商店、油印经营管理者工作始终遵循公开透明、平等竞争原则既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又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十二月份初学校就开始在因特网、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公布招聘经营管理人员启事。就经营范围、职责、价格等内容作出要求。
十二月下旬的某个时间对投标单位或人员进行公开评标。竞标人进行5至8分钟的自我陈述,就自身资质、从业经历、管理方式方法,价格、卫生安全、服务态度、规章制度的遵守等作出详细的说明和承诺,评委当场评分,当场亮分,当场评出结果。
评委人员组成,以2002年12月31日食堂、商店、油印竞标会为例:校级干部4人、中层干部代表5人、年级组长3人、优秀班主任及教师代表4人、学生会干部8人、校民主党派人士3人。
评标打分前,学校要对经营承包者进行资质审查,主要涉及内容为身份证、厨师等级证、健康证、工商营业执照以及曾经经营业务的相关证明。
中标者当场与学校签订租赁合同,缴纳保证金和第一季度租金,并将中标者承诺内容视作合同条款。
许多中学的后勤冈受办学规模和场地的限制,在推进社会化实践过程中,往往只能选择一个单位来参与经营与管理,这样就容易形成垄断经营,效益的好坏不是由市场来决定和调节;质量的高低不能通过服务对象来评价,师生和家长怨声颇多,因此,引入竞争机制是解决这一个矛盾的有效途径。通过竞争,可以激励经营者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丰富服务种类,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使广大师生得到实惠的产品和优质服务。我校食堂每年由三个单位租赁经营管理,参与竞标者达二十多家,商店由两家经营管理,参与竞争也多达六、七家。几年来的经营情况已使师生充分体会到竞争机制的优越性。现在三个食堂每天推出从壹元伍角到五元价格的菜谱达七八十种,三个食堂推出免费汤、免费病号饭,特困生特价供应餐等服务,学生选择余地大。贫困生每月只需100元到150元即可吃饱吃好,一般经济条件好的也只需二三百元即可。另外对象油印室,不需采用多家经营的项目,在签订工作合同或协议书时,期限不宜太长,尽量一年一签,不得则另行招聘管理者。
三、加强监管。规范经营
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是后勤工作社会改革有序进行的根本保证,我校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后勤生活服务中心,专职行使监管职责。
(一)进货监管。食堂采购大宗货物,如大米、食用油、面粉等必须在固定的有资质的厂家或公司进货,其厂家或公司的营业执照、资质证学校必须存档备查,商店进货亦然。并严格规定不得购进和出售三元商店,过期、变质商品。一经发现查实,则处以200至500元罚款,同时对于食堂每天购进的肉类、鱼类、青菜类食品料由食堂管理员检查一遍,严把进货关。
(二)价格监管。三个食堂的价格一方面通过其良性竞争调控,另一方面也注意防止其结成价格联盟或通过故意压低价格进行恶意竞争米打击对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学校有权出面调控价格。商店价格在合同中规定,其商品不得高于本市三家最大超市的平均价。
(三)卫生安全监管。中学实行后勤社会化阻力最大的就是卫生安全问题。为了把好卫生安全关,我校建立了四级检查制,第一级为食堂自查;第二级为学生会组织卫生监督员不定期抽查;第三级为专职食堂管理员每日对食堂的地面卫生、食品卫生、操作程序、餐具消毒情况进行检查,其检查内容由本人和食堂负责人签字备查:第四级为市卫生防疫站每月一次对食堂、商店进行卫生安全检查。
(四)服务监管。包括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如有做得不够的地方,学生或老师可以通过校园网或到生活服务中心投诉,也可以在每学期的《黄石二中食堂及商店情况调查表》中如实反映。
四、注重服务,提倡微利
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在新的经济体制下,打破旧的管理模式,按照教育规律,建立一套适合学校特点的新的管理模式,它既要遵守一定的经济行为规范。但又不能只是一种纯商业行为,在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后勤工作所固有的服务育人的宗旨不能被替代、弱化。我校三个食堂有针对生病学生的病号饭;有针对贫困生的特价饭菜;有针对过生日学生的生日宴:有针对全体学生的免费汤,每个食堂每年向校资助贫困生的阳光基金捐款伍千到壹万人民币不等,商店每学期出资为住读生放电影三次,并向阳光基金捐款壹万元。当然学校后勤丁作社会化在运作时必须兼顾社会资产的经济效益。租赁经营者进入学校市场后,必然有一定的成本投入,如无利润经营者势必缺乏动力,不利于后勤社会化的持续发展。因此“提倡微利,,是从实际出发,它兼顾了服务双方利益,具有“双赢”效果。只有强化监管。规范经营,以服务带动效益,以效益促进服务,才能使后勤工作社会化形成良性循环的效果。中学后勤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程度不一。大体上讲,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优于西北部地区,特别是一些经济条件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限制,部分学生的家庭难以负担学生的生活费,致使学校后勤部门工作无法进行社会化改革,不能形成规模效益。
二、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多数投资者认为教育投资投入大,产出慢,回报率低,有的还因为政策导向不明显而不愿介入中学后勤社会化工作。我校现三家食堂和商店基本是个体租赁经营。或以集体和超市名义参与竞争而中标,但后期管理基本上属个体形为,很难带来第一流的管理经验,第一流的服务质量。
三、学校后勤社会化程度不高。由于学校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化程度深浅不一,社会上服务机构介入学校规模化难以体现,我校真正实施后勤社会化的只有食堂、商店、油印、保安、学生交通。而学校水电维修、绿化、学生公寓管理尚无法也不能进行社会化改革。看来中学后勤社会化改革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