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改方向 检验课改成果 ——2020年万州区高中体育优质课决赛圆满结束
来源: 进修学院 作者: 刘平平
阅读: 1010 时间: 2020-12-06 13:14:15 20
把握课改方向
检验课改成果

——2020年万州区高中体育优质课决赛圆满结束
    万州区2020年高中体育赛课于2002年11月24日在万州中学体育馆开赛,经过学校的初赛和片区的复赛,进入决赛有7位选手,其中有6节普通高中的体育课和一节特教中心的体育课,经过激烈的角逐后有三位选手获得一等奖,他们是江南中学的钟玲、特教中心的彭春波和万州三中的邓杨华,其余选手获得二等奖。
    这次赛课有以下亮点:
    第一,直击高中体育课的选项教学。选手的选题都是自带的,因为他契合了高中体育课改的精神,高中体育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一共12个学分,其中1个必修学分的健康教育内容和1个必修学分的田径内容,其它10个学分为选项项目,也就是模块教学。选项教学就是按照老师的最大的特长来进行施教,同时同学来选择他们的课程。所以这次赛课就是让选手根据他们的特长,他们的专场自己选择内容来进行赛课的。通过这个赛课也是给我们高中教师一个教学方向的引领。让其每个高中体育教师能够把专项体育课上好,上的更精彩,上的更实效,更有效,更高效,让学生受益。

    第二,赛课选手大多为球类运动的课型,充分说明三大球的基础性和普及性的地位和作用。有三位选手的课题为篮球运动项目,有一位选手为排球运动项目,有一位选手为足球运动项目,占了71%。其余的田径一节课和健美操一节课。从而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教师擅长于篮球,篮球为普及性运动,对高中体育选项课来说,让更多的学生选择篮球有了很好的师资队伍。也就是说,有更多的学生可以去选择篮球作为专项运动来进行学习,为终身体育打下一定的基础。

    第三,赛课中强调了体育教学课课练的时效性。这次赛课体现了我们体育教学的热点问题就是加强了体能课课练的要求,经过对赛课课堂的运动星的测试,在7位选手中有6位选手的练习密度都达到了50%以上,充分体现了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课程性质。也体现了精讲多练的原则,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练习、比赛和评价,这也是体育课核心素养的要求。

    第四,体育课目标的达成度比较高。这7节课基本上明确了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方法的课改方向,能将选择的内容与目标的达成相结合。课中学生学习的目标达成度都比较高,学生运动的参与的积极性普遍被调动,运动技能的学习质量效果达到了一定的要求,体能课课练基本上能达到50%以上,学生的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在课堂上也体现的比较充分,对学生的体育品德教育、人格教育融如入其中,较好的达成了体育课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
    第五,有效的体育课得以呈现。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赛课可以看出平时所下了功夫,这次赛课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运用教具的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比如说万州三中的邓扬华老师整个课堂一个人既上课又控制音响,运用娴熟。其课堂的层次推进的逻辑性,课程的流畅性都体现的非常好。学生练习的效果,教师驾驭课堂的效率,对运动文化理念、技能的掌握与迁移对学生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把握了终身体育教育的效益。这“三效”在整个课堂上都呈现的比较好,这就是有效的体育课。
    第六,赛课中生动的体育课异彩纷呈。绝大多数选手在课下都做了充分准备,特别是自制的体育教具,非常吸引学生,学生积极练习的情绪高涨,学习在快乐中进行,教学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如万三中的邓杨华的软式排球,新田中学的向明富他们自制的足球吊球架,深受学生喜爱,非常吸引学生,练习的有效性体现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赛、赛中评的快乐学习。清泉中学张勇的手拉手的接力游戏、江南中学钟玲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美操争霸赛、纯阳中学张智伟的小组自设自练自赛的障碍跑、分水中学洪东的自投自接的篮球练习等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生投入,乐在其中。
    第七,主动的体育课,演绎着学生的精彩。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主动性学习的培养进一步得到体现。老师是导演,是启发者、组织者、帮助者的角色,而学生是课堂上的主演,学生的自主学思练赛评充满着积极进取的欲望,主动能动性、创造性、实线性得以实现。如江南中学钟玲老师的健美操课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发挥的比较充分。
    第八,课中体现了体育课的三大核心素养。《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大方面提出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课中同学们对运动技术的掌握与不断追求技术完美,与自己比,与同伴比,不懈进取,同时在进行各种技能和游戏比赛中对规则的理解与尊重都得以体现。
    第九,整个课中基本上把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贯穿于课的始终。
    第十,本次赛课男选手有6位,而女选手只有一位,打破了以往女选手多男选手少的.现象,证明我们男选手的表现力创造力上得以提升。
    第十一,整理活动普遍做得比较好,男选手女选手大多数都进行了拉伸放松的运动,在轻音乐的伴奏下放松的效果相得益彰。

    第十二,这次赛课也较充分的体现了结构化的体育教学理念。组合练习前后衔接、静动结合、主运动技术的前后过渡等,结构呈现出完整性,都表现的非常好。特别是万三中的排球课、新田中学的足球课和江南中学的健美操课,结构化的教学运用自如。
    第十三,这次赛课教师的示范动作标准,优美流畅,充分体现了运动技能的专业化。
    第十四,这次赛课还有一节是特教中心带来的聋哑学生学习篮球的特别的体育课。赛课选手彭春波老师全程手语化教学,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快乐,学习的效果也非常到位。特别是面对他们这一特殊群体在追求体育学习上的知之以求的精神面貌赢得了在场所有人员感动。
    第十五,本是赛课得到了万州中学的鼎力支持,感谢他们的精心组织与强有力的领导!这是本次赛课得以圆满完成的最大保证。

    本次赛课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点:
    第一,赛课选手准备的还是不够充分,特别是校本教研的团队精神,还没有最大化的体现出来。赛课前的磨课过程也是一种校本教研,通过选定课题,我们体育教研组团队对选手进行集体听课,集体评议,然后进行修改,重新设计,再进行听课、评语,通过一课多练、一课多上,把这节课基本上磨成比较好的一种效果。也就是设计、行动、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促进,这种同伴互助非常的重要,如果还有几个高手再指点一下,通过这种专家引领我们大家在这个过程中都受到了教育,专业都得到了提升,这就是专业成长的途径之一。但是在我们学校里面,可能大家工作都比较忙吧,这种难得的一种学习经历,没有充分的利用起来,所以课上起来还是比较粗犷,不是很精细、精准,对于课的有效性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

    第二,是赛场学校的学生没有校服,上课起来学生的精神面貌体现的不是很充分。一般说来一个学校的学生应该有两套校服,能够在大型活动、大型集会和一般的公开的教学活动中l能够把学生的校服统一起来,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学生的身份以及学生的团队凝聚力都得以显现。虽然主场学校的学生理解力、智力都比较好,但是上课没有统一的着装,看起来有失上课的美感。
    第 三,有少数选手上课的经济性效率不高,调动的比较频繁,方位的一致性处理的也不够妥当。还需要经常上公开课、听课和评课,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提升自己上课的驾驭能力。
第四,对人文体育的传播还没有充分的体现。对运动项目的文化背景、运动背景没有简要的做一个梳理和交代,就运动而运动,缺乏思想性。
    第五,对于教学的效果没有检测的手段。不知道这节课到底学生学到了多少,学生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程度。这个是未来我们体育教学中应该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赛后活动,检验了我们前一段时间高中体育课改的一些成果,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动能动性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进步,这也是全区高中体育教师通过集中培训学习,通过学校的校本教研以及教师本身的自修自练,在新时代面对新课程勇于进取,刻苦钻研的结果。新时代新要求,我们还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同时也要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缩短我们的不足,为我们更好的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作出我们不懈的努力。
点赞是一种美德
20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