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6年高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活动心得体会
来源: 重庆市万州新田中学 作者: 秦健
阅读: 909 时间: 2016-11-02 21:08:57 1

重庆市2016年高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活动心得体会

重庆市万州新田中学 秦健

 

有幸参加了“重庆市2016年高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活动,如饥似渴的观摩学习,深深的体会到了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有太多的地方值得品味,受益匪浅!

一、引入新课形式多样,均以激发学生学生兴趣为目的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选手们的课堂引入都无一例外的抓住这一契机。比如在《力的合成》课题中,有采用游戏引入的,如两同学拉绳子提包;有采用实验引入的,如菜篮里放水瓶,也有采用问题引入的,如学生引体向上;也有采用图片和视频引入的,如展示斜拉桥图片等,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采用实验或理论探究得出结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明显

在新课程改革中探究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课堂教学方式,选手们有采用理论探究的。如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题中,大部分选手都采用了理论探究,通过电流做功、能量守恒得出表达式,然后再进行实验探究,理顺实验环节、明确注意事项、展开实验、设计数据表格、分析数据、总结结论等环节,最后得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结论。整个流程均是以学生的主观认识为基础,教师以问题为引导,放手让学生去设计,但答案都是从学生口中讲出来的,完成了学生思维的形成过程,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效果明显,真正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运用自制实验教具,注重实验的创新

根据课题内容的需要,很多选手量身制作了创新型教具,真正及时有效地为服务于教育教学。如讲微小新形变时用红外线笔光线通过玻璃板反射,压桌面时光点出来明显上下移动;讲弹力方向时用到的弓箭,直接将箭向前射出,弹力方向形象直观的就得出来了;万州中学老师讲摩擦力用到力传感器直接得到数据,通过数字电流表、电压表代替机械电表等,提高了课堂效率;万州上海中学老师讲解合力、分力与夹角关系的的教具、合川中学老师引入新课的教具、巴属中学老师的力的合成的教具无一不体现这一特点。

四、在教学中注重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成长

选手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在教学中“以知识为本位”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进行变革,以人为本、注重情感与实践,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好几位选手在课堂上进行了思想品德及爱国主义等的教育;更注重良性教学心理环境的形成,如选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鼓励,鼓励学生不要怕犯错误,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更有位选手在学生站姿不正确的时候给与亲切的纠正;也有选手悄悄的将实验过程中晒在地上的牛奶用纸巾插干净。这些对于学生来说,这些看似与物理知识无关,却比知识更重要,如果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教师的兴趣和喜爱等一言一行、必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即发生情感的共鸣与转移,这既是教学成功的因素,也是优质教学的重要标准。

当然,在此次活动中,笔者也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是个别课堂存在无效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固化探究步骤,按部就班,只注重实验结论的得出,不注重探究过程中突发问题的处理,不注重实验方法的探究;同时在实验数据的处理过程中,用excel的图表功能得出函数图像固然没有错,但直接得到一条直线没能很好的反映描点、连线的物理过程。

二是得到的物理知识和结论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什么用,能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应该有所体现。要让学生真真的体会到我们离物理很近,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三是部分选手对学情的把握上有些欠周全,直属学校也好,普通中学也罢都应该以承办学校万州中学学生特点来设计课堂。

总之,此次听课活动收获巨大,同时对笔者的教学工作有很大启示,在今后的教学中更会积极借鉴运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自己的物理教学水平。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