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2016年重庆市高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有感
重庆万州高级中学 郎金萍
2016年10月25日至26日,为期两天的重庆市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在我校如期举行。期间我有幸听到了数位年轻教师的精彩教学,受益匪浅。此次优质课大赛,为所有重庆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非常难得的交流平台,给我们年轻教师也提供一个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从而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置身于课堂教学中,我看到各位老师都显得神采奕奕,对所教授的知识内容都是信手拈来,驾轻就熟,这不仅让我赞叹和佩服,同时也让我惭愧: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课堂上,老师们前卫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婉转动听的教学语言,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都让我大开眼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我深深感到,我面临的要挑战的路还有很长很长。当然赞叹之余,静下心来回顾,其实更多的是沉思,是自省,更是一种催我向上的力量。下面我浅谈一些自己在观摩期间的体会:
一、教学课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新课标提出,“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内容上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那么在观摩期间,参赛教师们都将自己的课堂变得时代、新颖,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思维。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设备,新颖的教学手段,从课本到实验,从实验到生活,无不一一融入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不再是单一地学,被填充式的灌输,而是渐渐地成为学习过程的探究者,饶有兴趣地主动探究知识的根源与脉络。
二.将实验探究与知识内容完美结合。
此次优质课大赛中,参赛的青年教师都为自己的课堂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实验,将知识内容更好地与其融入,加深同学们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在大脑中留下更深的印象。例如,某位老师在讲解弹力提到形变时,她用了一张薄木板,搭在板凳上,上面放了一个装满水的气球。通过水球和薄木板的相互接触,来让同学们看到形变的发生,以及形变的方向。由于薄木板在这里发生的弹性形变很明显,向下凹陷的特点很突出。所以整个实验看上去虽然简单,但它却让同学们对形变的认识又提升到了更高的层面。再例如,某位老师在讲解摩擦力的时候,新课引入采用了拉书的实验,原本这个实验作为摩擦力的引入,已经没有新意。但此位老师将它改进,用绳子分别贯穿两本书,然后在细绳的另一端又分别拴上一根木棒。让两个同学同时握着两根木棒向外拉,发现无论怎么用力,都无法拉开。这样的实验效果,所有的人都能看到,两位同学确实用力了,但也确实无法拉开。这样的改进,就大大提高了实验的目的性,直观性,同学们在下面都显得非常有兴趣。后来,老师用力往上抛书本,让两位同学迅速蹲下再用力拉,结果发现拉开了。这样的对比,当时就让在坐的每位学生和观摩教师感到赞叹。同样的实验,运用不同的方法,最后达到的效果和目的竟然是如此不同凡响。这就给我一个很有冲击力的反思:实验是最能说明物理知识的手段,同时也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手段。新颖、大型的实验更是能提高直观性,将课堂推升到高潮的途径。因此实验与知识的融合,成为现在课堂势在必行的潮流与趋势,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科学探究的思想。
三、课堂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相连
理论知识如果不能上升到运用的层面,那么对学生来讲,永远都只能是机械地理解,枯燥的记忆。理解并应用才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那么应用在什么地方?怎么应用?就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物理知识的身影。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找到知识点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点,就是突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点。此次大赛中,各位老师都将自己讲解的知识在生活中具体化。例如,讲到摩擦力,教师就会让学生自行思考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体现,鞋上的花纹,轮胎上的花纹,传送带,写字等等。因此学生对摩擦力这个物理知识并不会感到陌生,不会因为他是新的知识,未知的知识而感到抗拒和畏惧。并且,在整节课堂中他都会将生活中的摩擦力与教材中有关摩擦力的理论知识相对比,思考是否真的会像书本所说,增大压力,摩擦力就会增大;改变粗糙面是否就会改变摩擦力的大小?带着与生活有关的如此多的思考,我想这节课下来,对摩擦力的知识肯定不会只简单地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将物理知识与生活融入,不但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这何乐而不为?
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功底过硬
观摩几节课下来,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都非常精彩。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准确清晰的教学用语,大方得体的教学姿态,不紧不慢的教学节奏,各个方面都一一体现出现代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具有时代性的教学技能。这些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就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名师提供了绝对有效的帮助。同时也给同样身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带来了挑战和反思,我们需要历练多久、如何历练才能达到更高的高度?我们需要如何努力,才能快速有效地从新师向名师靠近、转型。那么我想,唯有功夫深,才能道行深。只有不断反思改进,不断练习提高,才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唯一途径。
五、学生的高度参与度高
在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中,最深的感悟就是学生的参与度。任何一节成功的教学,应该都是在学生的探究和积极参与下来体现的。学生如果能配合教师的步伐,一起思考探究,主动地去参与知识发现的整个过程,那么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目标。光是教师传授,自导自演,说得天花乱坠,学生也只当听个传说和故事一样,在脑海中划过。但一当学生自己有了想要去发现,去探索的需求,那么他主动获取的知识,得到的结论最后在脑海中的印象是很深很深的,并且在这发现的过程中,他已经顺理成章地达到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层次。那么如何来激发学生兴趣,如何来设问让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这就是考验教师功底的地方,因此这就更需要我们青年教师去不断探索,推敲教学过程和方法。
虽然为期两天的优质课大赛已经圆满地落下了帷幕。但是,它带给我们反思和感悟却没有尽头。感谢领导,感谢学校能给青年教师这样的平台,可以让我们直接地参与到整个比赛的观摩与学习中,让我们收获良多。教学之路,漫长而遥远,但只要时刻捧着一颗学习的心,奉献的心,爱生的心,我想一切都会成为动力,伴我们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