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挖掘学生个体潜力,发挥学习小组的最大动能,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个体之间、团队之间良性竞争的最大化。制定“高效课堂”之学习小组课堂各环节评价标准及赋分细则。
评价对象:各学习小组
评价主体:以任课老师为主体,全体学生参与共评。
评价范畴:学案完成、课前板书、站立交流、课堂展示、对抗质疑及其它方面。
赋分细则:
1. 学案完成:任课老师可全收检查导学案或抽查8个小组部分成员的导学案,视其完成的质量赋分,赋分区间为0—2分。
2. 课前板书:各个小组推选组员提前把该组所分配的任务板书在黑板上。视其板书的质量赋分(字迹是否工整、是否详略得当、内容是否准确、是否有彩色粉笔突出重点);赋分区间为0—2分。
3. 站立交流:展示之前老师给予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分组讨论,进一步核实本组该展示的内容,视其参与率和精彩度赋分,赋分区间为0—2分。
4. 讲解展示:这是最重要的环节,依据学生是否声音洪亮、讲姿是否大方得体、是否能把问题讲得清晰正确、是否与学生互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带领其他同学积极参与学习等方面赋分,赋分区间为0—2分。特别优秀3分。
5. 对抗质疑:在别小组展示的过程中,看其他小组成员能否发现该组的板书错误或讲解错误,是否有其他更好的答案或解题方法等进行赋分,并且对该组讲解内容做出相应的扩展及补充,都给予奖励,赋分区间为0—2分。质疑特别精彩的赋3分。
6. 其它方面:检测中要该科组长对成员负责,课间相互帮助,检验并提高该小组成员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成绩。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有其他方面出色的地方,比如说在英语听写、课文背诵中的表现,在语文默写或背诵中,在化学方程式书写中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赋分,赋分区间为0—2分。
本文转自 湖北省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http://www.dy2g.com/do/bencandy.php?fid=57&id=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