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行政后勤法制化管理初探
东北师大附中是吉林省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学校倡导“专家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管理原则,学习和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依法维护学校和所有师生的合法权益。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校成为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教育改革的实验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样板学校、基础教育的旗帜学校。基于此原则,我们在学校行政后勤工作中实行法制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行政后勤法制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依法治教已成为党和政府管理理教育的基本方针,而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21世纪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行政后勤工作作为重要的服务和保障部门,担负着学校发展的重任,它在学校的建设中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管理理念和方略。作为行政后勤工作的管理者,必须依据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把学校行政后勤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二、行政后勤法制化管理的含义和依据
以法制化的手段管理行政后勤工作,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把法律为工具和手段来办一切事情,而是把法律作为管理工作的依据和权威,即作为管理者,要体现一种法治精神。我们所遵从的“法”,既包括专门规范教育业的特别法律,比如《教育法》、《学校教育法》,还应该包括全社会共同遵守的一般法律,比如《宪法》中有关学校教育管理内容。“制”,既包括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又包括学校法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规定等,这些也都上升到校内“法”的高度。法制化管理不应只是“法治”,还要保证教职员工依法取得应用利益,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三、行政后勤法制化管理的具体举措
1、首先,作为管理者应树立法治观念。
学校管理者能否树立明确的法治观念,认清依法治校的必要性的迫切性,是学校实施法制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行政后勤工作的管理也应该上升到法治的高度,并作为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认识。
2、其次,依法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要把行政后勤管理法制化落到实处,必须有法可依,有制可循,所以建立健全严格管理体制至关重要。各项规章制度使后勤各方面的工作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置于统一规范和要求之下,它是一种约束机制。采取这种机制,可以强化行政后勤的科学管理,推进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运行机制的形成。使责任到位,各司其职。
我校在总务处由原来的50人,削减到现在的13人,与此相反,学生在增加,教职工数量在增加,服务量在加大,但是服务效果却大有改观。其原因就是“责权明晰、务实高效”的机制在起保障作用。
3、加强管理法制的宣传。
目前我国有关教育发展、学校管理的各项规律、法规陆续出台,为行政后勤管理的法制化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教职员工知法懂法,是依法管理的前提。为此,我校把教育法制学习与宣传纳入工作职责范围,在管理人员及后勤职工中开展法制宣传讲座。使管理者和职工都了解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为依法实施管理、依法行事奠定基础,同时也提升了行政后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4、遵守法律程序,依法制定学校行政后勤管理章程,统领学校行政后勤管理工作。
(1)依法纳税。一方面,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国家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力度上逐年加大,相应的税收机制也逐渐在完善。每年的税务检查,耗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同时,晚自习等部分收费年级完全自主,也出现了诸多不平衡,不小的资金量也很容易出问题。所以,2001年开始,学校自主地加强了上人所得税上缴工作,各部门的收费项目逐步收归到学校财务统一管理。依法纳税,表面看个人损失了一些,但极大的维护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同时,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也避免了一些不必要麻烦,校领导可以潜心研究办学。
(2)依法选聘教师。教师是一个学校赖以生存的中坚力量,最初的“苗”如何,关系到后天发展的程度,也就决定着学校的未来;尤其对于我们这样的学校,是毕业生的首选,故打招呼的人也很多,如何选好人、选准人,使真正有学识的年轻人补充到一线数学中,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本着对学校高度负责的精神,2002年学校出台了《东北师大附中补充教职工的规定》,按照规定程度,由学校领导和学科组长组成招聘领导小组,首先由人事干事将信息发给高校,然后按文、理科两个大组到大学的各院系进行考察。在毕业生综合排名的前三分之一中,按实际用人的五倍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选,这部分人统一时间到学校进行专业测试,然后按一比三的比例确定参加试讲名单,在招聘小级全体评议的基础上,教研组拿出排序意见,经校长办公会讨论确定名单,由校长代表学校签约。通过这样的程序,保证了招聘教师的质量,进而保证了优质的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3)依法采购、招标。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基本建设和大型采购项目,这是件敏感的事情,负责此工作的人,被大家认为“权利”很大。以往一些同志因此项工作而造成对自己的影响。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根据长春市人民政府和长春市建设委员会的规定,凡是涉及到国家立项和省市立项的,我们依据《招标法》进行操作,并出台了《东北师大附中招标采购管理实施细则》,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招标领导小组,坚持委派考核,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集体决策。应该到市建设委员会进行公示招标的一律上大屏幕。由招标领导小组投票决定合作对象,签定合同,决不出现违法违规和“一人堂”现象。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预算,临时变动落实到合同之中。工程结束后,通过审计进行决算,很好的维护了学校的利益。
2001年至2003年11月,我校累计招标项目91项,招标资金量达31968596元。通过严格的管理,一方面为学校节约了大量资金,另方面,没有出现任何非议,机制很好的保护了负责人自己。
(4)依法收费。我校隶属东北师落大学,又属于中直单位,办学过程中同样面临国家下拨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但是我们没有利用办学质量好的优势乱收费,也没有等、靠、要。而是积极想办法创建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利用好地方政府所给的收费政策,我们设置了“中外文化交流班”,“三二直升班”,等多种模式,在这这样的探索和实验中,根据成本核算的原则向相应部门请示。对于学生的收费我们都有相应的批件,收费按照批件标准严格执行,做到师出有名,决不违反国家和省市政府的规定强硬向学生收取赞助费等不合理费用。使年运行经费近4000万元(国拨900万元)的学校得以顺利发展。
(5)坚决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坚决执行校务公开制度,保证学校事务的高度透明化。我们以每月为一个周期,召开全校长教职员工大会,各部门负责人在会上进行阶段性工作汇报,会后以简报的形式进行总结,广泛征求意见,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并对学校事务以公示板进行公示,学校发了什么事情,全体人员一目了然。这样做的效果是,强化了大家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了同志们努力上进的积极性,使大家知道学校不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而是全体教职工的。可谓是政通人和,像分房、评职称等敏感、重大的问题,没有留下积怨,好事真正办好了。
(6)坚决执行财务统管和内审制度。我校在财务管理中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财务法》,“紧紧抓住规范预算管理这个根要环节,严格把好“三关”,注重“三治”:把好预算的编制关,注重治“虚”:把好预算审批关,注重治“松”;把好预算执行关,注重治“超”。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我们自2001年开始,一直坚持执行以下几项制度。比如学校财务的统管制度:学校各年级、各部门的费用由财务室统一管理,支配权归年级和部门。每学年一次的财务内审制度:财务室对校内部门的收费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后提出合理建议,通报给校长办公会,反馈给各部门。坚持财务公开。所有这些,都在各主管部门和全校教职员工的监督下进行,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既保护了学校的利益,又维护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为学校的大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后勤法制化管理的的意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必然呈现出开放特点,尤其在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新形式下,学校后勤管理的开放性日益增强。这在客观上要求学校在发展建设上,要走出传统封闭管理体制,建立起法制管理模式。所以行政后勤管理法制化对学校自身的发展建设有重要意义。
1、法管理是学校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现在的学校管理一改以前无法可依单靠行政指令开展工作,决策不够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的弊端,各项法律法规的健全,上级行政部门的权利下放,利于学校管理者依法行政,推进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即从封闭的集顷式管理向开放式的民主化管理转化。
2、利于规范办学行为。应该说目前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从总体上已经覆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各项工作已经置于统一规范之下,认真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将有利于规范力学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3、利于营造学校教育的法制的氛围,积极推动全社会依法维护学校合法权益、依法支持学校建设。对教师依法从教和学生遵守法纪也有积极作用。
4、利于维护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学校行政后勤工作的权力的本源是服务,运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法实篱管理,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真正起到驾护航的作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学校教育。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强化学校的法制化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这是依法治校的价值定位,是我国迈入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