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是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为教研主体,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即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采用教学反思、交流研讨、协作教学、专题讲座、教学咨询、教学指导,听课、评课、说课、课改沙龙等形式,同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案例交流评选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教研创造条件。学校校长要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之中,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研环境,以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学校一定要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制度,做到人人有研究课题,人人有研究成果,人人成为校本研究的受益者。教导处、教研组有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安排,并督促教研活动有效扎实地开展。
学校要充分利用“校校通”工程,通过收看有关课改的讲座、案例,接收远程教育的信息,组织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开展研究讨论,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实践能力。
采取“五个一”的新课程校本教研办法,即教师每周至少做一次教后记录,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案例,每学期至少上一堂研讨课,每人建立一个班级的学生档案,每周向备课组提供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还可以开展“周六新课程研讨日”活动,小学可与相邻学校结合进行,中学以中心教研组为单位,立足教学实践,以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进行案例评析,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为重点进行教学研讨。
重视教研活动的流程:
观摩: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教师相互听课讨论,听优秀教师的课,看优质课录像,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参加讨论,提出问题。
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突破口,个人和同行共同学习、探讨。
.设计:根据思考和探讨的结果,设计解决问题的教学课例,个人说课,同行交流经验和进行“临床指导”。
.实践:根据教学设计,个人进行实际操作,各学科之间进行“临床”观摩。
反思:根据教研主题和要求,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实录,对教学的行为和结果进行反思。
再设计:同行进行课堂评价,个人根据反思的结果和同行评价对课堂教学进行重新设计,优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