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重庆市高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观摩体会
来源: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 作者: 王良枢
阅读: 980 时间: 2016-11-02 21:07:18 1

观摩2016年重庆市高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心得体会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   王良枢

 

(一)学习中的触动:

2012年9月有幸加入到万州区黄全安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提供了我更多的学习机会。2014年5月,到重庆11中观摩重庆市优质课大赛,我开始汲取着大赛每堂课的营养。 2014年11月,再赴重庆观摩全国名师赛,近距离观摩名师风采,体会他们的课堂设计、课堂生态、课改理念。2015年11月,又赴成都观摩第三届华夏杯课堂教学技能大赛。通过观摩这几次高水平的大赛,让我开阔了眼界,看到很多新奇的设计。

几次的观摩学习。我领悟到:实验教学是一堂物理课的灵魂,实验不仅可以将知识点展示的淋漓尽致,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赛场上,各位老师的实验教学可谓是精彩万分。实验不仅仅来源于课本,还应该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很多的自然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赛场上,一件件新颖的教具层出不穷,这对我的启发非常大。在平时的课堂中,除了使用学校实验室已有的教具之外,还可以自制一些新颖的教具,还可以使用更先进的教学工具,如朗威的实验教具,除了能做出传统实验的定性分析,还可以定量的分析传统实验无法完成的地方。

在这些方面,自己存在明显的不足,更应该努力的改进,不断学习。

 

(二)教具制作中的行动:

2016年6月份在重庆物理教研群中得知:由重庆市教科院中学物理研究室主办,万州中学承办,万州区教科所协办的重庆市2016年高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决赛暨教学技能大赛将在万州中学举行后,我在心中反复的问自己:难到我永远是观众,可否做一次演员,哪怕是群众演员也好。心动不如行动。于是我便开始翻阅教材,查找教学参考资料。回想在前几次观摩中,特别在成都一行中一位老师在突破一个高考题旋转木马问题自制了教具,让在场观众惊叹不已。因此,我不断收集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收集过程中,我偶然想到有一次月考中的某题,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被表面现象迷惑而解错。现我把此题和大家分享:

如图一所示,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1的液体,容器口有支架用细线拴着一个密度为ρ2 ,质量为m的小球,浸没在液体内(ρ2>ρ1)现将细线剪断;试求:在小球下降过程中,台秤读数的变化量(忽略液体的粘滞阻力)。

如图二所示,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1的液体,容器底用细线拴着一个密度为ρ2 ,质量为m的小球,浸没在液体内(ρ2<ρ1)现将细线剪断;试求:在小球上升过程中,台秤读数的变化量(忽略液体的粘滞阻力)。

试题分析:图一:细线剪断后铁球加速向下,同体积水球加速向上。图二:细线剪断后塑料球加速向上,同体积水球加速向下。

设计制作的演示离心力的转盘。

实验1从本实验中可以看到转盘上面有两支试管,都装有水,然而不同的是一支试管里面装的是铁球另一支装的塑料球。通过实验观察我们看到铁球向转盘的外面运动,而塑料球朝着转盘的转轴靠近。

实验2:随着转盘的转动,放在有水试管中的塑料球向着转盘中心靠近,做着向心运动。而没加水试管中的塑料球会做着离心运动。

实验3:当转盘缓慢运动起来时,四支试管中的小球开始运动,未装水的两支试管中小球都会做离心运动,但铁球比塑料球运动得更快,另外两支装水试管运动现象同实验一。

设计后动手找器材,设计教具,到木工房完成教具,调试教具,拍照录像,征求意见改进教具。做了改,改了做,如此反复,终于做出成品了。

 

(三)观摩中的感动:

1025日至26日,重庆市中学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既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成果展示,也为中学物理教提供一个难得的观摩,交流,学习,研究的机会,推动重庆市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万州区的一名物理老师有幸在家门口欣赏到来自重庆各中学选手带来的精彩纷呈的优质课感到喜悦,好奇和期待。

在这次赛课过程中,我观摩了其他选手的多节课。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和设计,风格不同,各有所长。这中间共同的是,大家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理解,比如关注学生、关注实验探究、体现人文精神等等。课堂逻辑是否严谨清晰,语言是否简洁规范有感染力,板书是否精当整洁,实验仪器是否富有创意和实效,甚至是个人衣着神采言语气场,都是选手们角逐的地方。

1025日中午,怀揣不安,在黄全安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也腼腆的报名参加了教具展示。下午在实验展示室来自万州中学实验老师和物理老师张应国的帮助下完成了实验报表和实验调试。终于等到晚上七点半迎来了评委的到来,忐忑不安的很不流利的讲解了实验,并用微微颤抖的手演示了实验。评委走了,终于松了口气。完成了任务。

 

(四)回家后的跳动:

虽然为期两天的优质课大赛已经圆满地落下了帷幕。回到学校等待评判结果。担心同事的嘲笑,质疑教具的科学性,惧怕实验现象的不明显。终于第二天群中传来了信息。小心翼翼的打开了信息,直接将鼠标移到了最后,仔仔细细的寻找着。带着遗憾正准备关掉文件,突然黄老师QQ来信息了说我获得了二等奖,我简直不敢相信。迅速回到文件中,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心中泛起点点乐意。努力行动没白费,这次的获奖是对我的肯定。感谢领导,感谢学校能给青年教师这样的平台,可以让我们直接地参与到整个比赛的观摩与学习中,让我们收获颇多。我深刻地体会到:只有不断学习,开拓视野,站得更高,看的更远,才能走得更踏实。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