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学会、教研网承办的“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为一线教师们搭建了很好的学习平台,使我对单元教学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体会到了在教学过程中,以单元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能更好的实现核心问题的教学,促进了我专业的成长。
来自北京第101中学的陈佩莹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磁现象》单元教学设计(从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视角认识电与磁的关系)。陈老师分享了单元设计的思路: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单元主题、学习目标、学习活动设计、作业设计、评价设计。陈老师通过单元教学设计的方式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学习单位以及课程单位,学习目标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逐级细化,落实课程标准,一系列的任务式学习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性,实现了教师、学生的互动,使学生体会了前概念与新知识的冲突,落实了 “深度学习”的理念,针对关键性学习任务的学生评价促使了核心素养的落实、知识的过关。

陈老师在磁场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是知识磁场的概念: 创设情境,引出磁场,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提出问题:如何让静止的小磁针运动起来?再介绍物理学史:超距作用和电磁学理论。在认识磁场时: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磁场,首先进行实验探究:利用铁屑探究条形磁体磁场分布,观察现象并进行推理。根据铁屑排布,描述U型磁体磁场,先猜想后检验同异名磁极磁场分布。再提出问题,如何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磁场分布。在地磁场的教学中:通过设计制作来认识地磁场,先讲解知识,再设计活动:设计带有地磁场的仿真地球仪,最后学生进行交流评估。陈老师用撒铁屑的活动贯穿始终,学科能力要求从易到难,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活动中自主的探索,实现新知识的建构,经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从局部到整体,抽象问题具体化,模型建构等等,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
陈老师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教学更智能高效:借助软件在讨论区发布任务;小组拍照上传,使学习过程及结果可视化;教师和学生均可查看、评论、点赞,激发交流碰撞;问题抢答的设计,调动课堂氛围;使用计时器,把控课堂节奏; 红花奖励,促进良性竞争 ;利用答题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教师教学有的放矢。
通过本次观摩学习,我对“单元教学设计”也有了新的认识,也更加清楚了“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实”的方式。今后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中知识点碎片化的现状,从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或章节的教学中跳出来,站位更高一些去整体把握教学内容,进行单元教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