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海口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校)建设阶段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海南中学进行,通过网络在线形式向全国广大教师提供学习机会。
这次交流活动,展示了两学物理课《超重和失重》、《磁场 磁感线》,课后执教教师进行了教学设计(意图)说明,有活动安排的专家评课,也有现场教师进行了即兴发言。
整场活动,基本套用了一般物理交流活动的程式,或者说现在大多数这种活动都是这样来操作和安排的。通过网络和电脑这个窗口的学习,除了专家们的看法,我有如下一些个人的体会。
一、教学设计精心
这一点是必须的。授课教师面对样的活动,都是花足了功夫,有较多的同行(更多的是校内同一个教研组的教师们)协同来完成。所以,这样的课总的说来呈现出了精心的设计。这是对听课同行的尊重。有一点观点认为现在的优质课,展示课有“作秀”的嫌疑。如果连“秀”都不作,那就太随意了。一个 “作秀”的过程,对执教者而言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展示出来,对学习者也是有启示意义的。但我不太喜欢为了作秀而作秀。显然,展示的两堂课,并没有太花哨,很实用,作秀的成份少,很实,给人启示。
二、体现核心素养
两堂课,如点评专家所言,上出了“物理味”。用实验事实说话。讲证据,用事实让学生信服。每一个操作的实验设置都紧扣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如何落实?物理课少不了实验,少不了探究和验证。更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善于总结、善于抽象和归纳。
三、课堂给人启发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高效达成目标的重要因素。两堂课,师生互动,张弛有度,既轻松又严肃,教师课堂把控能力较强。课堂上没有“高精尖”辅助手段,听课的人有收获,可以学习借鉴(甚至直接使用)。这有别于“优质课大赛”给学习者的感受。把优质课大赛比作“大餐”,把这样的展示课比作“家常菜”。大餐偶尔来一次就行,天天吃大餐,受不了,家常菜养人,随堂的、平实的、可以借用的“家常课”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视频链接:http://live.yanxiu.com/lv/page/program/a7404f852e6d57f8/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