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阶段性成果展示交流中海南中学的李雅衡老师为我们带来一节富有生活气息和趣味性的课堂——超重和失重
超重和失重现在已经演化为生活语言,和物理中本来的意义有较大的不同,李雅衡老师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处理,使学生对超重和失重的物理内涵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李雅衡老师以称体重引入本节课,研究了静止、下蹲、起立几个过程,总结了规律之后,话锋一转,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因为人相对于体重计运动才会有这些现象的发生,人站在体重计上相对体重计静止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些现象呢?李老师展示了学生在电梯中称体重的视频,这个只有学生参与录制的视频非常的幽默风趣,又没有距离感,深深的吸引着每一双孩子的眼睛。李老师的教学安排中,非常充分的利用和挖掘了同一个素材,最后李老师还用矿泉水瓶展示了完全失重现象,李老师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或者现象串起了整节课,充分体现了物理课堂的魅力,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与生活。
李老师是请学生采用分组讨论、整理、总结规律的方式攻克这节课的重、难点:超重失重的本质。学生分组总结规律时,李老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点拨,这比灌输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分组讨论,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每个人都在充分的思考,提炼有效信息。在激烈的争论中,在思维的撞击中,学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学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方法,共同进步。既可以锻炼每个人分析问题、合作交流、总结规律的能力,又可以充分的利用有限的时间。最后选一位代表发言,锻炼了组织语言的能力,暴露了学生的问题,有利于有目的的引导。
李老师本节课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应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超重失重的本质,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培养学生相互帮助的品质、相互协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