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8日到9日,北京市中小幼第三届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进入说课答辩比赛环节。在重庆市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工作室黄全安导师的引领下,我通过网络直播认真学习了第一天上午的比赛。作为教育高地的首都举办的这次比赛水平非常高,登台展示的青年才俊们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扎实的专业功底都深深地让我折服。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来自北京一零一中学的陈佩莹和人大附中的陈伟孟两位老师的展示。
陈佩莹老师的说课内容是初中的《磁现象单元教学设计》。陈佩莹老师以知识为载体,以深度学习实践模型和物理学科实践能力表现框架(北师大郭玉英教授提出)为理论依据,对该单元做出了项目式的设计,从而落实核心素养。整个单元教学设计紧密围绕如何揭秘悬浮月球灯的奥秘,将总任务分解为3个子任务,再将子任务分解为7个关键问题,一共8个课时,在每个课时中都设计了主要活动、核心知识以及对应的物理核心素养。陈老师的设计理论支撑充分,任务充满吸引力,教育技术应用合理,值得我学习借鉴。
陈伟孟老师的说课内容是高中的《基于科学思想方法的专题复习》。陈伟孟老师打破了高三二轮复习的常规模式,在运动和力、动量和能量、电场和磁场、电磁感应和电路四个原有专题的基础上开创了一个新的专题——科学思想方法。陈老师利用科学思维这条线索将学生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让学生理解高中物理中的核心大概念。陈老师依据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结合学生实际,巧妙地将高中物理中最重要的科学思想方法提炼为:宏观与微观、模型建构、定性与半定量、转换思想、系统与守恒思想、类比思想。最后陈老师以守恒思想为例详细介绍了具体实施过程。整个专题设计独辟蹊径,帮助学生将重要的科学思想方法融会贯通,落脚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通过本次观摩学习,让我体会到必须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站在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才能做好大单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