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和评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每个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都会接触到,都需要说课和评课。如何把一节课说到位、评到位,我一直比较困惑。上周四进修学院请来阮享彬老师对我们全区物理教师进行了如何说课和评课的培训后,我受益匪浅。
阮老师从三个方面,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述与分析如何进行说、评课,以及一些建议,清楚地介绍了说评课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每一个环节具体要说什么,怎么来说。对于每一个理念的产生、操作,实践与反思都有具体的过程与评析,还以视频案例的形式列举了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听评课的建议,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空间,也给我指明了方向,仿佛觉得许多地方都是自己不曾注意的或者意识到的问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听完讲座之后,我有了许多心得:
一、说课是教学的预设计演练
阮老师指出,要科学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要以具体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而不是空洞的阐述设想及目的。课堂教学要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有自己处理教材的方法,教态要自然,还讲到了评课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平时我在说课活动中,经常会犯朗读教案、空洞理性、细化繁琐、分配失调、杂乱无序等等错误,把说课当成念稿子,把事先写好的说课教案去读去背;教学流程说得过简,总体思路不清晰,语言累赘。这样的说课语言很难口头化和感情化,容易阻碍与听者之间的交流,疏远了彼此的距离,更淡化了说课的效果,这样的说课也失去了意义。
然后才是选择说课的形式。平时的说课活动中,我们大都是总分总的形式,大致说一说教学思路。听了阮老师的讲座,了解了综合式、研讨式、争鸣式和互补式。形式不唯一,不能把自己局限在条条框框里。
再然后是作为听者的说课评价,从评价的视角,以前我们总是从大体上粗略评议,只要逻辑清楚有理即可。我从未想过我们要去评判教学分析是否细致入微?过程设计是否凸显亮点?设计意图是否合乎情理?现场展示能否彰显优势?错误认为“说课是给同行、专家上的课”。其实,说课不仅阐明上课主要解决的“What教什么”,“How怎么教”,还要回答“Why为什么这样教”、“这样教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的关键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重视总分总的说课思路,哪里有简说哪里有详说,不能只有平铺直叙的空洞的理论没而有实践。
二、评课是教学的再认识,三方角色的共同成长
评课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对教师业务提高、学生学习进步、课堂效率的提高发挥重要的作用。我认为阮老师将评课定位为“教学的再认识”、“三方角色的共成长”这一点非常好,尤其让我深有感触的是阮老师准确的指出了现实生活中评课存在的弊端:执教者高度紧张,听课者不疼不痒,评课者心态疲惫。评课不是评课教师一个人是事情,而是授课者、听课者、评课人三方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
作为一名新教师,评课时总感觉条理不清,想到哪说哪,评价不深刻,不能从理论依据出发,语言不够简洁、流畅、准确、生动;只听课而不评课,就不能较好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平时有些老师虽然参加了评课,但为了充当老好人而不说实话,或者只讲缺点,缺点一大堆,将执教者说得一无是处,这样对于双方都没有好处,没有发挥评课的功效。阮老师讲到关于如何评课:了解教学内容。先要认真听课,了解讲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认真揣摩讲课教师的设计意图,进行换位思考,发现优缺点。在日常的评课过程中,应当多给予授课人肯定和鼓励,毫不保留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共同讨论,一起提高。
三、课堂观察技术,研究前景展望
在课堂观察方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阮老师提到的“三段六步”的课堂观察操作程序。“三段”指的是课前准备、课中观察和课后反馈。其中课前准备包括三个步骤:观察选点、观察指标、观察工具;课中观察中要注意观察记录;课后反馈包括观察分析和观察结论。这些书面的程序晦涩难懂,阮老师将其归纳为三点:确定问题、搜集信息、解决问题。
总之,说课、听课、评课展示有利于我们老师之间的交流及相互学习,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都有很大的好处。通过此次讲座,在今后的教育新教学中,我将进行认真总结,积极探索,不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