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基本设计理念催发初中物理教材二次开发
来源: 万州中学 作者: 李围
阅读: 919 时间: 2022-01-10 23:44:00 3

冬月时节,在罗翔教练员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们万州物理人齐聚教师进修学院参加物理教研培训。这次培训的主题是“开展初中物理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研训活动”,该活动积极响应“双减”政策,旨在引导初中物理教师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设计优质课后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除此之外,本次活动还有幸邀请到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初中物理教研员阮享彬老师为我们做报告。本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精细,收获颇丰,为此我就阮享彬老师在研训活动中做“基于三重设计基本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材二次开发建议”的讲座报告浅谈学习体会与反思。

一、现行教育教学背景

    经调查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存在很大差异,这是现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甚至这种差异逐渐扩大,原因在于老师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总是以老师体验和认识为出发点,以学科知识的呈现为教学设计的重点,忽略了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经验感知,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认知障碍,也弱化甚至省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导致最终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底下听得昏昏欲睡。由此提出一个问题问自己:“教学设计的初心还在吗?”

二、新课程改革

    民族复兴的基础在教育,而整个教育的基础在中小学,我国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四十年风雨。从1978年《大纲》里提出双基教学,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双基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有效控制课堂的高校教学模式,但是该模式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很强势,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实现。2001年《课标》中提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门课程尤其关注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品质的发展。现今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又提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由此看来,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四十年改革,教育从“知识为本”走向“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贴切。

三、“三重”设计及教材二次开发的教学建议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物理教师课堂教学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在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情景生活化,从生活中的常见情景提炼物理问题,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应用实践环节也应注重生活情景的构建,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实现从物理走向生活。还应注重情感的培养,随着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全能复合型人才成了社会缺口。为此,除了提高新青年的知识储备,更应该提高新青年的情感境界,包括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科学精神等。最后还应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教师应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充分发挥试验的教学作用,注意落实三维目标,加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什么是教材的二次开发呢?依据课标对既定教材内容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教学设计过程,可谓教材的二次开发。这给教师的教学建议包括准备多种版本的教材以供对比研究;对教材的情景表述转化为图片、视频等可视性强的直观化教学材料;重视教材的大单元教学,关注前期教材埋下的伏笔,后期教学的呼应等。

四、学习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教师不断补充知识,不断与时俱进,缩小与新青年学生的文化差异与心里差异。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也应当注重“问题情境化”、“教学民主化”、“自主协作化”和“资源现代化”。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启迪美好心灵,应注重教育的人文性;将生活与物理紧密联系,用生活实例激发好奇、求知和探索,增强生活性;为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潜力,适当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增选思维价值内容,提高思维品质,拓展提升,适当加强问题设计的思维性。

    为期两天的研训活动,行程满满,既有青年教师献上展示课以供议课评课,又有教科院教研员献上示范课以供学习效仿,还有知识讲座以供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师成长道阻且长,但在教研员罗翔老师的指导带领下,我区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望自己能秉持教育初心,勤奋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

点赞是一种美德
3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