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国:同课异构促课改 三地联合共发展
来源: 网络 作者: 张应国
阅读: 778 时间: 2020-12-18 10:32:31 13

同课异构促课改

三地联合共发展

122日万人计划黄全安教学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在线集体观摩了“新课程-新教材-新课堂”为主题的广东广雅中学-湖南长郡中学-华南师范大学联合教学研讨活动,三位老师分别以《超重与失重》为课题开展同课异构。授课教师有广雅中学的洪丽丽老师、长郡中学的沈新桂老师、华南师范大学的许桂清老师、三位老师的简单说课和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张军朋教授的精彩点评。三位老师同课异构展现不同地域、工作范围不同、特点鲜明。


 广雅中学的洪丽丽老师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实验、注重学生体验的教学特色更加适合当下新课程理念,洪老师首先以嫦娥五号成功发射,既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又巧妙引入超重和失重的现象,从而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利用平板电脑中的重力传感器给学生体验了超、失重现象中的速度-时间关系和加速度-时间关系图像,形象而又生动的展现出来,让学生很容易理解超失重与加速度的关系。这节课流畅自然,逻辑关系环环相扣,堪称新课程中的优秀案例。

长郡中学的沈新桂老师长年从事高三教育,整节课更加突出逻辑推理、学生理解,显得朴素而实在,同时也重视实验体验与物理概念知识的结合。课堂内容完整实在,体现老师扎实的功底。

华南师范大学的许桂清老师来自高校,理论水平很高,由于没有在一线教学,对学生学情了解不太有所欠缺,导致本节课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但按照许老师的理念,搞清楚一个问题比多讲一个知识点更重要。我也是很赞同这样的观点。

三节不同区域,不同教学阶段的老师进行同课异构,共同促进了新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也带动我们听者诸多的思考与学习。

点赞是一种美德
13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