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初见,是远方有你——听阮老师执教《牛顿第一定律》有感
来源: 万三中 作者: 余瑶
阅读: 870 时间: 2022-01-10 23:37:54 11

    20211223日-24日,在万州区教师进修学院的组织下,初中物理全体任课教师参与了“初中物理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研训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有幸聆听了重庆市初中物理教研员阮享彬老师为我们执教的《牛顿第一定律》。 暖场音乐“远方有你”,悠扬婉转,温暖明亮,让人沉醉其中,跟随着纯洁的童声,我的心也跟着飞到了公元前,飞到了古欧洲,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踏着前人曲折前进的脚步,遇见,跟随,追寻……

阮老师的课行云流水,寓意深厚,是一堂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大师级课堂,听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听阮老师的课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不仅充满了理性的光辉,更是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以下是这节课带给我的启发。

一、创设情境,打造魅力课堂

阮老师利用冬奥会冰壶运动引入课堂,创设有效情境,并让学生进行冰壶模拟大赛,再现融入情境。学生通过推箱子初步感受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通过分解动作介绍和经验依据分享进一步让学生得出“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错误结论。通过追溯历史,知道了不受力静物恒静,那么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呢?由冰壶停留的位置想到运动距离受初始速度和摩擦阻力影响,而这两个因素可以通过落下高度和粗糙程度来控制,由此设计出学生实验。课堂的最后再回顾课前冰壶运动,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冰壶运动这一物理情境贯彻始终,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动教学的进展,提高教学的实效。

二、追溯历史,实现育人价值

阮老师以一首暖场音乐《远方有你》开始营造情绪基调,以“追忆最美的遇见”为主题,从“听闻远方有你”开始去追溯古代中国对力于运动的发现,然后“动身跋涉千里”,通过实验去探索其中规律,并通过理想实验,走过伽俐略走过的路去与他相逢。最后“追逐沿途的风景”感受牛顿第一定律的发展历程以及前人们所做的贡献。并提出“远方有你,身边有他,未来有……”对学生寄予期待,增强民族的自信感和使命感。

三、深挖教材,回归学科本质

沪科版教材中是先呈现伽俐略的理想实验,再通过斜面实验学生进行探究。而阮老师在这里的处理是先通过冰壶的位置启发学生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斜面实验,然后再引导学生一步步得出结论,并鼓励学生有新发现。通过伽俐略的理想实验进一步补充,完善,最终得出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这样的组织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知识建构的特点,体现了物理学科从现象到规律的探究过程,学生思维从错误到正确的演变过程,回归物理学科本质。

当然阮老师还有太多太多值得我学习的,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积淀、开阔的教育视野、精湛的教学能力以及永不满足的超越精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短短的一节课汇聚了阮老师几十年的智慧,我只有不断的学习努力,才能离你更近一点,听闻远方有你,动身跋涉千里,追逐沿途的风景……

点赞是一种美德
1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