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任在肩 使命如磐—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会学习心得体会
来源: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 作者: 彭椿惠
阅读: 1055 时间: 2021-11-08 06:40:52 17

    2021103031日,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编辑部和重庆物理学会共同主办,由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承办。


    作为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的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非常荣幸参与了本次活动的服务工作,在活动中负责整体宣传。因此我很幸运地全程参与了本次会议,近距离地接触了莅临我校的专家、学者和教育界名师。在经历大会报告、现场展示课、名师教学思想交流、创新实验展和专家专题报告等活动后,我感触非常深刻,在思想上、理论上和教学技能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下面我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整理如下,以便将来不断学习、反思、总结、实践。

    一 、明确重任在肩,深知使命如磐

   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是为中学物理教学、教研人员搭建的高端交流平台,旨在凝练物理教育专家的教育智慧,交融物理教育教学思想,以期推动我国中学物理教学理论建设,发现和培养中学物理教学领军人才,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学物理教育教学质量。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代表会议每四年举行一次,今年会议的主题是“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和名师的责任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作为伟大中国梦的筑梦人,我们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担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扎实科学素养和良好创新素养的家国栋梁。物理学科与日常生产、生活、社会建设和军事国防等息息相关,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我们应该提升思想觉悟,主动向特级教师们看齐,像他们一样既能不断探索提升自我,也以点带面辐射引领,带动区域教育健康、蓬勃发展。

     二、聚焦核心素养,深化课堂改革

     这次活动一共邀请了八位教育专家名师线上、线下进行专题报告,同时组织了四位重庆籍优秀教师现场献课,四位重庆籍物理名师进行现场点评。无论是专题报告还是献课、点评都透露出一个主题:那就是聚焦核心素养的落实,不断深化课堂教育的改革。就我个人而言,打算接下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  深入研读课标,做到教学有依据。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是全体物理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南,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

标尺依据,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如果不读课表就无异于瞎子摸象。20211030日上午,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廖伯琴教授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进行解读。廖教授先对课程标准进行了解读,她对比分析了2003年版、2017年版和2020年修订版的差别,就课程方案、课程结构、课标前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廖教授根据教材结合丰富的教学案例,总结出了课程标准的五个特点:一是凝练核心素养,体现课程的育人功能;二是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基础性与选择性;三是加强科学实践,注重与生活实际联系;四是划分学业水平,引导教学方式的改革。


     作为西南大学已经毕业11年的学子,能够再次听到大学老师的课我真的非常激动,也非常感恩。廖老师专业、全面的讲解加深了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在今后需的备课中我会先研读课表对每一章节的要求,做到教学有依据,

    2.准确把握教材,做到教学有参考。

    在课标的指导下,我国中学物理有多个版本的教材,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怎样使用教材呢?我的大学同学田川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来自重庆八中的田川老师于31号下午进行了主题为《如何开展中学物理教学研究》提到,他研究了全国高中物理所有版本的物理教材;研究了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的物理教科书;研究了从晚清至今的物理教科书;研究了美、英、德、欧、前苏联、日本等国的物理教科书。


    田川老师的专研精神使我大为震撼,也深感惭愧。从这位老同学的身上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那就是对教材的专研不够深入,应该多读教材,读不同的教材,因为知识虽是共同的,但不同的教材呈现方式很可能不同,我们可以从对比分析中找到知识的本质,并寻求出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到教学有参考。

    3.创新教学方式,做到教学有效率。

    本次活动四位重庆本土的优秀教师给我们呈现了多种教学的创新方式。在30号下午的初中会场,来自重庆育才中学的陈青老师带来展示课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陈老师以酷炫的自制教具喜羊羊灯光登场,一瞬间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和热情,顺利开展了后续教学。来自重庆市文德中学的史晓玲老师带来了《欧姆定律》,史老师则是全程注重学生为主体,她不断引导学生设计电路图,引导学生总结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和展示。

    30号下午高中分会场这边,我校教研组长苏道浪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了《牛顿第三定律》。苏老师利用神州十三号发射自然巧妙地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课堂进行了思想升华。来自重庆市实验中学的高远老师则充分利用现场实验,和我所任教的高二海航班一起探索《磁场 磁感线》,实验观察和参与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四位老师的课堂采取了多种创新的教学方式相融合,注重科学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大大提升了课堂的效率。


    4.依托基地建设,做到教学有发展。

    31号上午有幸听到我的“重庆市特级教师工作室”导师黄全安副院长带来专题讲座《依托物理基地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作为国家“万人计划”的教学名师,黄院长真正做到了一个特级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他在市内创建了多个名师工作室,同时一手创建了重庆市首批高中物理课程创新基地,培养了很多教育界后辈。黄院长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课程基地的建设方案,让我学到了很多。我校作为新的物理课程基地,也可以像黄院长所分享的那样在师生成长路径、网络资源建设、创新实验平台和课程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加大发展力度。而作为物理课程基地的成员,我应该抓住机会、珍惜平台,与基地一期成长,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5.落实实验教学,做到教学有质量。

     31号上午的专家报告中,来自江苏省教科院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的叶兵副主任和来自江西省教研室物理教研员黄晓标老师均对如何改进实验方式、如何在实验中落实学生的实验素养做了详细介绍。同时30-31号天创新实验展示也在我校体育馆进行,我有幸近距离逐一进行了学习,大为震动。通过专家报告和现场实验展示,我再次明确了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科学,实验教学则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全面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会坚持做完所有的教师演示实验,并带领学生做完所有的学生实验,尽最大努力利用新科技、新设备去落实科学创新实验,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求真务实找差距,真抓实干谋发展

    这次的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大会为全体参与的老师搭建了一场深度教研的学术盛宴,通过活动我更加坚定了不断探索谋求发展的意识,同时也明确了自己和特级教师之间的差距。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会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比如一学期坚持完成以下九项教学任务:

    (一)打磨一个精品教学设计和课件;

    (二)创新一个物理展示实验;

    (三)录制一堂物理精品微课;

    (四) 录制一堂课堂教学实录,比如公开课;

    (五)开设一堂教学微讲座;

   (六)命制一次大型考试试题;

   (七)撰写一篇物理高质量论文;

   (八)参与编写一本物理学科学历案;

   (九)凝练一个物理教学主张。

    唯有拼搏才有出路,唯有奋斗才最幸福。我会朝着自己既定的教育发展规划不断努力,不断积累,在课改展示的洗礼下不断沉淀,稳健迈向教育的远方!

点赞是一种美德
17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