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素养,为未来准备——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习体会
来源: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 作者: 李雪梅
阅读: 694 时间: 2021-11-09 09:30:19 4

       2021103031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名师学术研讨会于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举行。这是全国中学物理高端人才交流的大会,是物理教育专家思维碰撞的盛会。

 只可惜,因为自身原因,没能去现场观摩学习,感受那种浓浓的学术氛围。但感恩现在网络技术的发达,让我有幸在线上学习了西南大学廖伯琴教授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解读,也同步学习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对量子物理发展史的梳理,回看了黄全安副院长对课程基地建设方案的分享,也学习了重庆八中田川老师如何开展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的经验介绍,还有很多精彩的教学示例等等。

 这次学习,干货满满,我感觉收获颇丰,明明自己被精彩的学习内容震撼着,也被专家的某些话语感动着,感慨万千,可提笔之时,又不知从何写起。那就从几场报告谈起吧……

 廖伯琴教授从双基到三位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以此变化的历程为主线,深度解读了新的课程标准中蕴含的物理核心素养。以鲁科版教材为例,详细讲解了物理核心素养在新教材中的体现和落实。时代在变,课标在变,教材在变,不变的是教育专家们对中学物理教育的关爱和奉献。通过学习,更深刻地理解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手捧着廖老师亲手赠送的鲁科版全套教材,觉得更加沉甸,榜样的力量,是压力,也是动力。

 黄全安副院长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课程基地的创建和建设。他介绍了基地的师生成长路径、课程资源开发、网络资源建设、创新实验平台等等。从他的讲解中我看到了物理课程基地的真正引领辐射作用,我也看到了他为基地的努力和付出,作为一个特级教师,他勇挑重担、直面挑战,敢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回想起自己参与的学校申报物理课程基地的艰辛过程,资料收集、方案设计、挑灯夜战、赶写报告,连续两年,都以失败告终。听了黄院长的报告,我才意识到,自己当初在基地申报时与黄院长创建的基地相却甚远,不管是站的高度,立的意境、布的全局等,我们都相差太远了。非常荣幸能成为“重庆市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学员,希望能跟着黄院长学习,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

 听了田川老师介绍如何开展中学物理教学研究,我更多的感受是自惭形秽。同为中学物理教师,别人怎么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研究物理教学,而我呢?一直说忙,一直说没时间。很多对教学的感悟和体会,只在脑子里停留片刻,从未形成文字。很是感慨,时间去哪里了?时间流逝在繁杂的教学活动中,时间滑落在触摸手机屏幕的指缝间,时间耗散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时间,挤挤总会有的,我应该向田川老师学习。

 整个大会的主题还是在围绕着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核心”。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这个学科,有自己的担当和使命,我们物理的学科核心素养是物理观念、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责任。课标、教材、专家在引领,可具体怎样实施,还是需要我们每一位中学物理老师去落实,任重而道远……

 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迈出中学大门,可能很多学生都会忘吧,剩下的那些因为学习物理而培养起来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等才是真正的素养吧。提升素养,终其一句,我们希望培养出充满自信的人、能主动学习的人、积极奉献的人、心系祖国的人……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是在为未来做准备。只有提升了素养,才能应对万千变化。人生,本就是一场未雨绸缪。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为学生的素养提升而努力……

点赞是一种美德
4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