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1日,在工作室导师黄全安老师和卿昭才老师的组织下,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集体观摩回看国家级示范区(校)建设阶段性成果展示交流海南中学专场直播课,学习了海航中学李雅衡、李经武两位老师带来的示范课《超重和失重》、《磁场 磁感线》。两位老师的课堂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课堂呈现非常自然,结合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我从两节课中学习了他们优良的教学方式,也反思总结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总体来说得到了一定的成长。
海南中学的李雅衡老师从生活情境中引入课题,学生从称体重这个非常生活化的举动中自然而然掌握了超重和失重的定义,区分了视重和实重。紧接着李老师借助牛顿第二定律从动力学的角度进行了超失重的理论分析,通过学生上台展示总结得出了超重和失重的实质。最后,李老师借助神州十三号宇航员的太空生活视频过渡到完全失重的理解和应用,进而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总的来说李老师这节课的亮点是情境式教学,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生产和科技的联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海南中学的李经武老师从磁悬浮列车入手引入了课题《磁场 磁感线》,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磁体对磁体,磁体对电流,电流对磁体,电流对电流均有力的作用,顺利得出磁场、磁感线的定义和特点。李老师引导学生上台进行实验,展示了条形磁铁、通电直导线、环形导线、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并总结得出右手螺旋定则的使用,并组织学生在导学案上进行右手螺旋定则的应用。李老师的课全程均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性较好。
两位老师先课后均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阐述,主要讲解了自己设计的思路和这节课的得失。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的王理想老师和海南师范大学李晶晶老师进行了专家点评。在王理想老师的点评中,我有如下收获:
一是了解的“双新”教学;
二是了解了双新概念课教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是和专家一起深入学习两节课,总结了两节课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教学策略的改进,比如实验可视化增强,学生互动性更细化,教学设计可在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再进行升华等。
四是学习两位老师不断专研,不断探索的思想境界,提升物理思维、物理本质的教学落实,不断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