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课堂 提兴趣 落实核心素养 ——观摩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有感
来源: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作者: 舒光兴
阅读: 895 时间: 2021-11-07 11:51:31 4
    2021年10月30日-31日,在重庆市第11中学校举行了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代表大会,很遗憾,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亲临现场聆听大家之言,但幸运的是,本次大会全程直播,并且可以回看。利用周末,仔细学习了本次大会所有专家的讲座以及高中的两堂示范课,心中感慨颇多。
    作为年轻老师,我感触最深的是所有的专家、学者,一定是对物理、物理教育有很大的兴趣,不断学习,并且动手深入的研究,最后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这对我指明了未来专业发展的方向,作为年轻人,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2020年是最特殊的一年,蔓延的疫情,全国众志成城的抗击疫情,高考延期等等,这是大历史。在中学物理的的发展过程中也是比较特殊的一年,这一年重新修订《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并且从2020年9月开始使用新教材,进入新一轮课改。
    对于新教材,不甚熟悉,对于新教材中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更不习惯。这表现在必修3中最为明显。这次大会中,廖伯琴教授对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解读的专题讲座,让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的认识。
    廖伯琴教授从中学物理教学的目标发展:从双基到三维目标,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谈起,从课程标准中解读其中蕴含的物理核心素养。从生活案例,从教材习题,从教材编排等出发,指导物理教学中如何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定位更高,寓意更深”,廖伯琴教授把2003版的内容主题(老教材)到2017班内容主题(新教材)做了对比,解读差异,并且详细解释了原因。让我深受启发。
    课堂是教师立足之本,苏道浪老师的《牛顿第三定律》和高远老师的《磁场 磁感线》的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两位老师的课都将核心素养落实在课堂之中。苏老师对牛顿第三定律中的“总是”二字的的重难点突破的实验,也格外精彩;高远老师将磁感线的实验搬入课堂,让书上纸面上的实验进入学生课堂,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
    朱习江老师说:“功夫下在备课上,风采彰显在课堂上,辉煌铸就在学生核心素养上”。以生为本,立足课堂,落实核心素养是每位物理教师都应该做到的。
    第二天的专家讲座,也深受启发。各位专家分别从够高考实验素养考察明天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试题命制与评价,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实验适用性研究等更高的维度为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以及日常命题指引方向。为“双减”大环境下的习题,试题都给了很好的建议,收获颇多。
    作为年轻物理教师,这次大会为我自己的前路指明了方向,重课堂,提兴趣,落实物理核心素养。
点赞是一种美德
4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