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3日、24日有幸参加万州区进修学院组织的全区初中物理教师“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研训活动 ,通过同课异构,评课,专家示范课,讲座等活动,此次研训活动有针对性,有实效,有价值。特别是重庆市物理教研员阮享彬所上的一节示范课《科学探究 牛顿第一定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令人我耳目一新,回味无穷。阮老师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高超的专业素质,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创新意识,无一不深深震撼着我。现将所获整理出来,与大家共勉。
收获之一:课堂教学重生活师生回归本真
首先以冬奥会那些人和事课堂导入,用故事讲述了冰壶运动的起源、发展、我国在该运动女子亚军和男子第四的成就。从引入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可能的生活,使学习从生活原型、感兴趣的话题、生活情景入手。 其次,便自然过渡到新课教学,模拟冰壶运动,男女学生推旅行箱比赛,然后进行斜面实验,学生利用教师自制教具完成斜面实验。 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课本内容,阮老师好相应地采取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加以引导,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教学中,阮老师积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挖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围绕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和实际存在的问题,故事情境、文字材料情境、图表材料情境、生活实例、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合作、探究、交流、感悟,从而构建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情境。阮老师积极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实验活动过程,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让教学回归生活、融入生活、运用于生活,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课程知识为框架的生活化课堂情景,使物理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生活的光彩,回归生活的本真。
收获之二:课堂教学重过程学生深度参与
阮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此次研训主题,把深度学习引进课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均为学生搭建了不同的发展平台。阮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倡导学生积极深度参与课堂,让学生惊讶、疑惑、感悟、体验、实践、合作、交流、互动、释疑、深思。阮老师在课堂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次激励都体现着深厚的教学功底,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的学习兴趣以及有深度的物理知识素养均蕴含着教师丰厚的课堂教育成果。在阮老师的课堂表现得淋漓尽致。阮老师的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了:书让学生读,疑问让学生提,问题让学生思,方法让学生试,道理让学生讲,结论让学生下,好坏让学生评。从整堂课学生的微表情可以看得出来,阮老师的课堂是高效性的,阮老师的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了:多些学生的参与,少些老师的替代;多些交流合作,少些独立自主;多些开放,少些固化;多些诙谐,少些呆板;多些思考,少些囫囵;多些精心,少些随心。整堂课让学生经历了:冰壶运动-分享追溯-静物恒静-问题方案-证据推理-动物恒动-中西追溯-认识反思-质疑拓延的“力与运动”的心路历程,切实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提高了学生的物理素养,为终身发展奠基。
收获之三:课堂教学重情感教师有情怀的教学
阮老师示范课的题目:追忆最美的初见《科学探究 牛顿第一定律》,课堂以百听不厌的网络神曲《听闻远方有你》开启,课件中处处渗透歌曲词句,“走过伽利略走过的路,算不算相逢”“远方有你,身旁有他,未来有......”。哲理深厚,韵味悠长,启迪智慧。正如阮老师所言:爱上一首歌,始于歌名,陷于旋律,忠于歌词;爱上物理学科,始于兴趣,陷于乐趣,忠于志趣。阮老师为了上好课,不仅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同时收集了大量资源,以冬奥会冰壶运动来引入课题,又以模拟冰壶运动,推旅行箱男女实验pk,引入斜面实验,自制精美实用教具学生完成斜面实验。还准备了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让学生操作和演示。阮老师投入了大量精力和付出辛勤的劳动,准备十分充分。有了他对教学的投入和对事业的热爱,才让精彩课堂呈现给我们。阮老师的教学情怀,敬业,乐业,深深的感染着所有听课的教师。
阮老师讲述物理学历史,中西追溯,让我们深受鼓舞,让学生和教师的情感和价值观得到了升华。他对物理教材进行的二次开发,不是以教材上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入手,而是以古有墨子、荀子、韩非子对力和运动的论述,缅怀华夏科学人物。讲述今有杨振宁老先生关于“力与运动”的规范场见解,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让大家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牛顿第一定律是国外近代物理学的蓬勃发展的结晶,而我国当时闭关锁国,饱受外强侵略,生产力和科技嘎然止步。古今故事,留给我们深思……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研训活动,使我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今后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用优化的教学方法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优化课堂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真正落实双减政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有思想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优秀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作用,带好一批教师队伍,教好每位学生,为发展山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