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初中物理密度结合浮力课堂实例的思考----线上学习观摩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感
来源: 重庆市黔江区新华初级中学校 作者: 周宏明
阅读: 902 时间: 2022-03-30 12:09:08 4
 本节是八年级的内容,中考重难点,综合性高对学生的要求也很高。教材中将“密度计”的刻度特点和实验原理直接提问于学生。我曾经通过学生自制密度计测液体密度的家庭激趣实验,进行前概念调查,发现多数学生难以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结合使用,这恰是浮力板块的重点内容。故需要立足于教材所提的问题,适当拓宽该实验,以突破难点。如何利用课堂活动逐步让学生形成阿基米德原理结合物体浮沉条件的物理观念,通过序列问题,逐级进阶突破难点培养其科学思维,体现科学态度与责任,进而使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成为两位老师设计课堂也是我观课过程中的重点。 两位老师都将实验教学设置为教学核心过程,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是初二学过的知识,实验前的知识梳理唤醒旧知显得尤为重要。一位老师开门见山立足于密度定义式,从知识深层逻辑关系上,利用单个抽问的传统模式一一展开层层深入,叹服于逻辑的美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大。另一位老师利用加盐后鸡蛋漂浮,加水后漂浮鸡蛋下沉两个实验对比进行真实情景创设,让学生主动梳理知识。其后都建立在梳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完成固体密度测量,在学生现场实验中利用梳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应到中考重要考点,并都对此考点进行了点对点考情分析。


    后面专家们基于本两节课提出的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讲座,理性深刻,发人深醒。整个过程教师起主导、引导、启发、点拨的作用,只协助于解决实验遇到的技术性问题,让学自主设计拓展实验教学创新案例,强调创设自由开放独立的实验环境,主要是要锻炼其归纳分析和探索创新的能力最后使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其中还是以教材为基础进行一定程度的开放,并且坚持把问题当做实验的课题,选择多样性的手段,并且进行情景教学设问继续为出发点,从而改进实验教学,但这一切都要结合不同的学校环境进行因材施教,完成实验目的,革新实验的创新案例设计方式,以开放的思维训练为主要途径,丰富实验创新的科学方法,做到简单实用易得。

点赞是一种美德
4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