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论文的原因。写论文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这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主要表现在考核晋级上;二是经验的总结提升;三是科学的探索。在我看来,第一点是原始的目的,第二、三点是比较高雅的目的,通过科学研究,发现了新知识,需要及时进行传播。能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通过自己的研究为别的研究者带来一些思路和启示,为特定领域带来一点发展甚至是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所以发表论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我们对其引起重视。
二、选题视角。郭老师介绍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评价分析、科学分析、教师/著作分析等九个非常有用的选题视角,这部分郭老师选用了部分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举例说明,让我对“写什么”有了一些思考。
三、写作过程。我们要从文献检索策略、拟题提纲策略、拟写摘要、关键词与参考文献、拟写具体内容、同行审读、论文修改等几大步骤来写论文。其中郭老师介绍了在主体写作我们可以采用“首+1+2+3+尾”模式、“理论+实践”模式或“案例+分析”模式,这给我提供了写作布局上的参考,让我对“如何写”有了新的感悟。
另外,在同行审读这一步骤时,郭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他收到的请老师和朋友审读他的论文后的回信,我有很深的感触。每个成熟的研究者都先是照着别人的文章模仿,找老师审读,自己修改,慢慢才成为了成熟的研究者。所以我们不要惧怕写论文,有了想法之后,要大胆付诸实践,我们也要大胆地找各位老师去改,一遍一遍地改,最后就敢写、敢投,也有自己的写作套路了。所以,从惧怕到熟练也是一段必要的过程。
四、怎样投稿和发表。郭老师主要介绍了自由投稿、定向投稿和推荐投稿三种投稿方式。
总的来说,今天的讲座让我受益良多,从为什么要写论文、写什么、如何写、怎样发表几个大的方向,郭老师都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让我明白了身为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