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质无华见真纯——观海口中学物理展示课有感
来源: 重庆市江津中学校 作者: 张凯
阅读: 981 时间: 2021-12-13 17:02:48 0

    周末有机会学习了两节海口中学的物理课,李雅衡老师执教的《超重和失重》与李经武老师执教的《磁场和磁感线》。与预想不同,两节海南省国家级示范区(校)阶段性成果展示的示范课即没有夺人眼球的创新实验,亦无精心设计的学生活动,两节在阶梯教室执教的“真”课显得朴质无华却引人思考:到底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是一节好的示范课。

    举具体细节为例。《超重和失重》一课中,李老师最重要的实验没有使用传感器,而是直接在课堂上搬来了体重秤,就让学生在体重秤上观察(演示)下蹲和站起时体重秤示数的变化。学生通过真实的参与过程“体验”到到超重和失重的概念,进而建立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传统的课堂形式(课堂实验)在本节课堂中依然实现它不变的育人价值和功能。联系当下的教学实际,一些经典的物理实验依然有生命力,实验手段不必可以求新求异,只要能够联系学生教学实际,能够使其在真实情境中体味物理学习过程的实验仍是好实验!

    在《磁场和磁感线》一课中,李经武用撒铁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分布。在学生展示操作过程中,有一个小的细节让人印象深刻。李老师的实验没有设计为“一键”式的,而是耐心的指导学生连接导线,导通电源,轻敲纸板,直至学生能够准确表达出磁感线的特征。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依然要保证学生能够全程参与实验探究的全过程,这是真正的学科育人。新的课改,新的课标,学科育人依然要依靠具体的课堂行为,具体的教学落实!唯有真正的将教学行为落实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中,我们的物理课堂才能走得更有效!

点赞是一种美德
0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